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天然快樂果!哈佛研究「1水果」防憂鬱症 4類人忌口

實習編輯 林佑軒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3/19 23:15
最後更新時間:2025/03/19 23:15
柑橘類是天然的「快樂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柑橘類是天然的「快樂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品嘗完美味的水果,是否有讓你心情變好了?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表示,哈佛研究發現每天食用柑橘類水果(如橘子、柳橙、柚子)的女性,其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攝取量最低的族群降低22%,原因可能是柑橘類水果有助維持腸道益生菌生長,進而促進血清素與多巴胺產生,因此讓人有好心情。

李柏賢在臉書PO文指出,哈佛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32,427名女性的飲食與心理健康數據,發現每天食用柑橘類水果,其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

 

李柏賢解釋,研究指出,柑橘類水果可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與降低的憂鬱風險相關。這種細菌可影響S-腺苷甲硫氨酸的代謝,進而調控腸道內的血清素和多巴胺產生,這些神經傳導物質與情緒穩定息息相關;這項研究強調了腸道菌群與大腦健康的緊密關聯。

研究團隊也強調,柑橘類水果的作用主要是「預防」而非「治療」憂鬱症,因此不能取代專業醫療與藥物治療;如若作為心理健康的飲食,就是一個助於降低風險或輔助改善情緒的選擇。研究團隊發現柑橘中的類黃酮,與腸道內有益菌的豐富度相關,這可能是影響大腦健康的潛在機制之一。

不過利用柑橘類水果預防憂鬱症,也不是「人人都適合」,李柏賢就提醒4類人要忌口,像是胃食道逆流者,食用可能加重胃食道逆流症狀;腎功能不好或洗腎患者,攝取含有豐富鉀離子的柑橘,可能增加高血鉀風險;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因柑橘含有較多果寡糖與纖維,可能會造成難以消化;光敏感性皮膚炎患者,若在榨汁或切水果接觸皮膚後,沒有妥善清洗就曝曬陽光,可能導致光毒性反應,如皮膚紅腫、水泡或色素沉著。
 

如果都沒有這些病症,在心情低落時,不妨試試這顆天然的「快樂果」。
 

#水果#憂鬱症#洗腎#快樂果#橘子#柑橘類#緩解壓力#緩解心情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07

0.0586

0.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