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加熱隔夜菜「恐吞致癌物」!帶便當要小心 醫曝3地雷食物

編輯 易軍堯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2/01 16:16
最後更新時間:2024/12/01 16:16
不少人都會將吃不完的食物冷藏、隔天再加熱食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不少人都會將吃不完的食物冷藏、隔天再加熱食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為了不浪費食物,不少人都會把吃不完的剩菜收在冰箱,等隔餐、甚至隔天再加熱食用,或是前一天晚上做好便當袋出門,不過營養師哈里妮(Harini Bala)提醒,「菠菜」、「茶」都不建議二次加熱,「米飯」則要記得2小時內就要冷藏。

哈里妮透過抖音(TikTok)上傳影片解釋,菠菜因為含有硝酸鹽,因此並不建議用在便當、或是留到隔天再吃,因為加熱後的菠菜會同時增加硝酸鹽的含量,最嚴重還會變成亞硝胺、是一種具有毒性的致癌化合物,容易損害肝臟、腸胃。

 

除了菠菜之外,茶類也會因為加熱導致抗氧化特性被破壞,此外具有明顯苦味的單寧(tannins)含量也會提高,從而讓有健康風險的「休眠細菌」變得活躍;而除了加熱之外,哈里妮也提醒米飯在烹煮完成後,兩小時內就必須收進冰箱。

「要留意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形成的可能性」,哈里妮解釋,蠟樣芽孢桿菌是導致「炒飯症候群」食物中毒的元凶、是一種影響澱粉類食物的細菌,主要出現在放置過久的白飯上,臨床症狀以胃痙攣、噁心、嘔吐、腹瀉與發燒最為常見。
 
#隔夜菜#加熱#致癌物#Harini Bala#菠菜#茶#米飯#炒飯症候群#Bacillus cereus#蠟樣芽孢桿菌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45

0.0535

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