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年長者會感到走路吃力,脊椎健康成為重要議題。老化的過程中,常感到「身高越來越矮」,甚至是身體無法挺直走路等狀況出現,對此骨科醫師吳凱文分享1姿勢,讓長者在老化的同時仍維持健康的脊椎。
骨科醫師吳凱文在個人部落格提到,脊椎縮短的原因除了外力創傷導致外,而另一個原因是老化,這個過程中骨骼的軟組織、軟骨的水份都變少,導致保護力不夠。而常聽到骨質疏鬆也可能會影響,老化的骨質疏鬆會使脊椎體的空洞變多,進而結構變差,無法撐起身體重量,因此「倒勼」就有可能發生,他再提到背部肌力不足,導致駝背,久而久之S型的健康脊椎,就有可能退化成C字型。
他繼續說道,正常情況下與自己最高身高差距3公分以內都是正常範圍,若差距來到3至5公分則要擔心是否脊椎「倒勼」,差了6公分以上,通常都是發生壓力性骨折,將會嚴重影響到年長者的生活品質。
在老化的過程,如何才能維持健康的脊椎,吳凱文表示首先須維持良好的姿勢,建議每天可花3分鐘靠牆山式,大腦神經會重塑健康脊椎:
Step 1、雙腳併攏或與髖同寬,背貼著牆站直。
Step 3、頭頂往上延伸,腳掌向下踩穩。
Step 4、注意腹部微微收緊,避免翹屁股(骨盆前傾)的狀態。
最後,他提到「倒勼」並不是老化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做好以下幾件事情,就能維持良好的脊椎健康:
1.均衡飲食:需避免攝取過多的菸酒、咖啡,日常中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鈣質,以及維生素D等營養素,才能有效維持健康骨頭。
2.曬太陽:每天曬了15分鐘的太陽,有助於活化維生素D,並且能促進鈣質吸收。
3.規律運動:人的骨頭需刺激才能夠成長,重量訓練能夠刺激骨頭,輕微的負重會比無負重好,除此之外跳繩、跑步、快走等也有這項效果。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