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適合看中醫嗎?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一方面聽長輩說「中醫較溫馴」,一方面又聽同事說「看西醫比較快」,加上自己也不一定有看中醫的經驗,更是拿不定主意。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擾?
「中醫兒科就是專治18歲以下的患者,也就是幼兒和兒童和青少年的治療領域。」博愛馬光中醫婦幼診所醫師巫佳穎表示,中醫兒科並不是大人的縮小版,而是一個相對獨特的學科。透過看診的過程,小朋友可以開始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進而更了解自己。
孩子處於發育期 處於「稚陰稚陽」狀態
巫佳穎說明,小朋友的身體剛剛開始發育,處於稚陰稚陽的狀態。陰是指身體血液體液分泌物,陽是指身體的體機能。小朋友就像是植物剛發芽的階段,不能給予太多的水分,也不能給予太強大的陽光。當外界的變化吹到冷風時,也很容易生病,病情變化快速,相對來說,生病癒合能力也相對快速。
巫佳穎說,中醫兒科又被稱作「啞科」,意思是指小朋友較難表達自己身體的不適。在日本漢方醫學中,也可以藉由漢方的「腹診」,輕柔按壓腹部,來評估小朋友狀態。診間也遇過許多國小的小朋友因為接觸中醫之後,總是會問醫師說,「你摸摸手有摸出我偷吃冰淇淋嗎?」
經由看診的過程中,巫佳穎發現,小朋友開始觀察自己身體變化,「喔!我昨天打噴嚏,因為中醫師阿姨說我吃冰淇淋,會引起鼻子癢癢,好像真的耶!」孩子透過實證,進而更了解自己,更願意配合醫師治療,甚至成為一個關心周圍小朋友健康的小醫師。
中醫治療用藥之外還有其他策略 不擔心小朋友不吃藥
「小朋友真的可以乖乖吃藥嗎?」巫佳穎指出,小朋友會因為體重與大人不同,藥量上也會有調整,而且在給予藥物的性味上也有所不同。小朋友的腸胃就像是培養嫩芽長大的土壤,給予小朋友的藥物以平性為主,避免刺激。
除了藥物之外,可以敷貼藥材在穴位上。診間患者小朋友總是說「我要貼那個泥土在肚子」,用適合節氣的藥物磨成粉,貼在適當穴位上,對害怕吃藥的小朋友也是一種無痛治療方式。
以穴道調理腸胃 無痛策略
巫佳穎舉例指出,例如三伏貼選用具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效果的中藥外敷藥方,在夏季敷貼於特定穴位,讓藥方滲入穴位經絡,調理小兒腸胃系統和夜尿問題。常用穴道有3:
天樞穴:肚臍兩側,三橫指寬
中脘穴:肚臍上方,四橫指寬
關元穴:肚臍下方,四橫指寬
◎ 資料來源/巫佳穎中醫師
原文請見:孩子適合看中醫嗎?如果孩子拒絕打針吃藥 中醫師有「這個」策略 無痛看診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