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解熱別猛灌冰水!醫提醒「3行為」超NG 嚴重恐中風、死亡

編輯 丁彥伶 / 責任編輯 黃安眴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2 12:13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2 12:13
近期全台各地皆高溫炎熱。(圖/張哲鳴攝)
近期全台各地皆高溫炎熱。(圖/張哲鳴攝)

昨(21)日上午4點51分是夏至,這也是自1796年至今228年來最早的一次夏至。今年4月和5月接連被說是「有史以來最熱的4月和5月」,天氣愈來愈熱,很多人都想大口喝冰水,不過有醫師指出,當溫度達到40°C,絕對不要喝很冷的水或冰水,否則可能導致小血管破裂或爆裂。另外從酷熱的戶外回到家也不能馬上吹冷氣或沖澡,否則可能導致血管變狹窄引發中風或死亡,是真的嗎?

昨天夏至,受太平洋高壓增強影響,全台各地高溫突破36度,氣象署對雙北、高屏等10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同時也預告,接下來都是這樣的天氣。

 

天氣這麼熱,讓人覺得體內好像有個小火球,好想大喝冰飲澆熄它,但是聽說天氣太熱喝冰水恐引爆中風死亡危機,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鄭伊佐表示,雖然爆熱的氣溫下喝冰飲不一定會中風,但是會當氣溫達攝氏40度時,確實應避免飲用過冷的水或冰水,以免因溫差過大導致不適症狀產生。

冰水驟降體溫 恐增中風風險

鄭伊佐說明,在炎熱環境中,周邊血管會放鬆,大量流汗易導致脫水。若此時突然飲用冰水,體溫驟降,血管急遽收縮,容易造成血壓上升,「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太陽穴附近的血管急速收縮,造成頭痛不適。」他指出,血管收縮除了導致頭痛,還可能增加中風、心絞痛等致命血管疾病的風險。
 

夏季消暑有撇步:先喝常溫水等體溫下降再吃冰品

面對酷熱高溫,鄭伊佐建議民眾應循序漸進補充水分,避免大量飲用冰水。他說:「大太陽下口乾舌燥時,應先以常溫水緩解口渴,並適度補充電解質,等到進入陰涼處、體溫下降後,再慢慢飲用冰水,如此可避免溫差過大造成血管傷害。」

手搖飲料含糖高 反而加速脫水

鄭伊佐也提醒,夏日許多人喜歡以手搖飲料消暑,但這類飲品含糖量高,反而會加速身體脫水。他解釋,高糖飲料滲透壓高,會迫使體內水分流至腸道,造成脫水,「喝起來雖然很解渴,但其實是越喝越渴,完全無法止渴。」

運動飲料補充水分 選購應注意成分

鄭伊佐強調,運動時補充水分,選擇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最為理想。他指出,等滲透壓飲料的滲透壓與人體接近,喝了不會讓水分從體內被帶走,又能適度補充電解質。不過,他也提醒,購買運動飲料時應留意成分標示,選擇「等滲透壓」且「不含過多糖分」的產品。這樣才不會容易脫水或中暑。

◎ 諮詢專家/鄭伊佐醫師
 

原文請見:「夏至」愈來愈熱喝冰水會中風?心臟醫解夏日灌冰水、吹冷氣、沖澡3大NG行為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高溫熱傷害

#醫師#鄭伊佐#夏至#脫水#電解質#滲透壓#中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80

0.0884

0.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