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當心!這病初期像感冒致死率卻達4成 3大危險群快打疫苗

編輯 吳詠霓 / 責任編輯 顏敏翔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13 13:0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13 13:01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初期常見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不易察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初期常見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不易察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一名未滿5歲的女童因發高燒、嗜睡、咳嗽、嘔吐及有皮疹的症狀,被送到醫院急診,之後因休克住進加護病房,當晚甚至出現意識不清、頸部僵硬、全身抽搐及身上多處紫斑,由腰椎穿刺檢測出有腦膜炎雙球菌。所幸在積極治療下,三天後便恢復意識,五天後順利轉出加護病房。究竟因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導致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怎樣的疾病?該如何治療及預防?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什麼?

 
腦膜炎雙球菌引發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一種危險性高、變化快速的傳染病,在台灣被列為法定第二類傳染病。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李倩瑜說明,腦膜炎雙球菌通常是先進入血液,再侵犯腦部和脊髓,導致細菌性腦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症狀?初期像感冒難察覺
李倩瑜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嘔吐、頭痛、上呼吸道症狀等,初期與一般感冒相似,不易察覺,但隨著病程進展,可能出現紫斑、脖子僵硬或精神混亂等情況,病程變化恐快得讓人措手不及。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小兒加護病房護理師陳庭瑜提醒,嬰幼兒的症狀較不易察覺,若發現上述症狀,並出現躁動不安、不易餵食、哭鬧、嬰兒前囟門突出等情形,應盡快就醫。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致死率高!如何治療?
李倩瑜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以抗生素治療,但即使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療,致死率仍有10~15%;若直接進展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出現瘀斑、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等急性過程,致死率高達40%,有520%的個案是這種情況。另外,親密接觸者因有較高的感染風險,所以須視情況投予預防性用藥。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三大高危險族群包括嬰兒、青少年與免疫低下者,建議經評估後盡快接種疫苗。(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3大高危險群應接種疫苗
陳庭瑜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三大高危險族群包括嬰兒、青少年與免疫低下者,建議經醫師評估後,盡快接種腦脊髓膜炎疫苗。接種後710天可產生抗體,效期維持五年,可為孩童的健康多一層保護。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原文請見:初期像感冒但致死率達40%!這病惡化快到措手不及 3大危險群快打疫苗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專訪/名人瘦身】

👉視覺-3kg障眼法!藍心湄:掌握挑衣法則

👉12位女星減重菜單 小嫻吃澱粉沒復胖

👉當媽照樣瘦!陳艾琳:運動飲控少不了


#腦膜炎雙球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高危險族群#抗生素#李倩瑜#陳庭瑜#感冒#症狀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39

0.0758

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