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賢婷是一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她的飲食選擇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進食營養品和流質食物,而且每次進食的份量極為有限。她形容自己只能品嚐食物的味道,然後再將其吐出,因為吃下去會腹痛如絞。
對於賢婷來說,進食是一項挑戰,她的大腸已被完全切除,而小腸的部分也受到了影響,因此她現在幾乎只能進食流質食物。
抗癌之路並不容易,從她確診大腸直腸癌到現在已經12年,期間經歷了10次手術,包括在腹部開人工造口(人工肛門)。在接受訪問時,她真性情地展示了腸造口袋,她希望社會大眾不要對病患有異樣的眼光,因為這可能會讓病友害怕尋求治療。
邱瀚模特別強調篩檢的重要性,因為大腸癌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影響各個年齡層的健康。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5年成為台灣新增癌症病例的第一名,並且在癌症死亡人數中排名第三。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20年,大腸癌的發生率在全球排名第一的是匈牙利,其次是斯洛伐克、挪威、荷蘭、丹麥、斯洛維尼亞等國,而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高達40.5%,在全球排名第六、亞洲排名第一。
現在台灣公費篩檢的門檻設定為50歲以上的人,但台灣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趨勢正在上升。根據統計,40到44歲的大腸癌發生率在過去10年增加了近57%,45到49歲的增幅為46%,50到54歲的則為26%。其中,40到49歲的年齡層患者增加速度最快,面對大腸癌年輕化的趨勢,政府是否需要重新考慮篩檢的年齡門檻。
邱瀚模強調台灣在預防保健方面的投資嚴重不足,對比每年在大腸癌治療上花費約140億台幣,大腸癌篩檢只有2億到3億台幣的預算,這種不合理的分配需要改善。此外,他指出,年齡在40到49歲之間的人們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國家GDP和社會做出貢獻,因此這個年齡層也應該被納入公費大腸癌篩檢的對象。
邱瀚模建議將公費大腸癌篩檢的年齡下修至45歲,這幾年,像是美國癌症協會和歐洲消化系醫學會等等,也提出了將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的建議。
不過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簡任技正謝佩君表示,根據整體發生人數來看,50歲以上的人佔了大腸癌發生的9成以上,而45到49歲的年齡層僅佔約5%。雖然在這個年齡層中每年有逐漸增加的情況,但下修篩檢年齡至45歲會增加約3.7億的成本,而國健署的癌症防治預算一年只有38億台幣,需分配給多種癌症的預防和治療,因此需要謹慎評估。
癌症篩檢是長期投資,必須從長遠效益的角度來看待,目標不僅是讓病患活著,更重要的是提早發現,治療效果更佳,這不僅能減輕健保醫療費用的負擔,還可以讓患者盡快回到工作崗位,穩定勞動力。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