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創下高溫紀錄,加上登革熱疫情升溫,防曬與防蚊都是今年夏天必要的工作。藥師提醒,使用防曬品與防蚊液應注意順序,「先防曬再防蚊」,且間隔15分鐘以上,以免因成分交互作用,出現皮膚刺激、噁心或暈眩等副作用。
藥師公會昨(7/31)舉辦夏日防曬修復中藥記者會,提醒民眾,夏天戶外活動要注意防曬和熱傷害風險。藥師王儀絜表示,挑選防曬品的重點在於認明PA與SPF係數標示,分別代表對抗紫外線UVA與UVB的延長時間倍數。
例如UVA會造成皮膚曬黑、長斑與老化,PA每多1個「+」,就多出2到4倍延緩曬黑的防曬時間;UVB則會造成皮膚曬紅或曬傷,SPF係數越高代表延緩曬傷的時間就越長,但選購防曬品並不是看防曬係數的數字越多越好,必須依個人使用習慣及所處場域需求來選擇,效果才會最大化。
不慎曬傷怎麼辦?先冷水降溫 再外敷蘆薈
另外,王儀絜藥師建議,民眾也可以在家自製中藥曬傷外敷液,可以發揮降溫、清熱抗菌、皮膚修復3大功效,安全又溫和,可適用於各族群的皮膚曬傷護理。
曬傷液
製作方法:
1.將雷公根、蒲公英、黃芩、白及與生甘草等具津熱解毒、抗菌的藥材,各取3錢(約12公克)倒入鍋中,水面要覆過藥材。
2.加入水、米酒,浸泡30分鐘以溶解萃取其精華,煮開後再小火熬煮20分鐘。
3.隨後放入冰片(薄荷亦可)攪拌,然後熄火放涼。
使用方式:
使用「曬傷液」護理時,以藥物沾濕乾淨紗布,敷蓋曬傷部位約10~15分鐘,每日可敷貼3~4回。
先防曬再防蚊 間隔15分鐘以上防交互作用
另外,近期南台灣登革熱疫情升溫,王儀絜藥師提醒,民眾外出使用防蚊液與防曬乳的順序上,要留意先防曬再防蚊,且兩者間隔15分鐘以上,以免防曬品中的二苯甲酮成分與防蚊液中的敵避(DEET)成分交互作用,可能皮膚刺激,及造成噁心、暈眩的副作用。
◎ 資料來源/藥師公會全聯會
原文請見:防曬、防蚊哪個先?做錯恐噁心又暈眩!自製「曬傷急救液」護理肌膚超有效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