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輕忽「肥胖」下場變這樣難以想像 醫師警告:引起共病症很棘手!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葉俊宏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3/17 23:02
最後更新時間:2023/03/17 23:06

飲食不節制又不愛運動,容易引起肥胖!國健署最新公布2023台灣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減肥」除了減少熱量攝取之外,增加身體活動以消耗熱量,可控制體重,近年來台灣整體兒童肥胖率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國,醫師強調多數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小時候胖,長大以後六至八成,依然持續肥胖的體態,會影響健康。

圖/TVBS

 
醫藥記者蔣志偉:「肥胖已成全球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到19億人,也就是說每4人當中,就有1人肥胖,事實上是一種慢性疾病,更需要以關懷或陪伴來改變對肥胖的誤解,減少歧視和汙名化,讓健康生活型態與體重管理,生活化與普及化。」

近年來台灣整體兒童肥胖率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國。根據教育部公布資料顯示,肥胖學童占全體小學生14.3%、國中生肥胖率則有18.3%。這些數字顯示孩童及青少年肥胖問題有逐年增加趨勢。

臺北榮總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副教授林亮羽:「小時候胖不是胖,這個觀念其實是錯的,多數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小時候胖,長大以後六至八成,依然持續肥胖的體態,進而影響健康。因此控制體重不只是外貌有關,也是重要的健康觀念。」

 
圖/TVBS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體重過重是觸發許多疾病的源頭,為了生活品質,一定要能健康管理體重。除了特殊體質,管理體重其實可以很簡單又健康,買個電子磅砰,因為買個體重計,天天量一量。」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臨床講師吳珮如:「現在的話就是對於肥胖這個議題,其實可以算是一個國安議題,因為其實據統計來說的話,我們的成人大概有將近超過50%,他可能就是會有過重,或者是說是有肥胖這樣情況,那些小孩子也逐漸有這樣情形。」

醫藥記者蔣志偉:「國健署最新公布2023台灣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減肥除了減少熱量攝取之外,增加身體活動以消耗熱量,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門。飲食控制,外加適度運動計劃,特別是『有陪伴的運動』更能增加運動的規律性,及增加兩成的減重效果,因此要避免復胖,維持運動的習慣非常重要。」

臺北榮總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副教授林亮羽:「目前實證醫學的證據顯示,運動可以用來預防肥胖,體重標準的年輕成人,每周需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慢跑、游泳等;而年長者及肥胖族群則建議,每周運動250至300分鐘以上。但單純只靠運動來減重成效並不大,大家要有個概念,想減少一公斤的體重,需要額外多消耗掉約7700大卡的熱量。」

圖/TVBS

若能持續一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只能消耗約300到400大卡的熱量,想要甩掉一公斤體重,得額外20幾個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

醫藥記者蔣志偉:「肥胖會引起許多共病症,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也和退化性關節炎憂鬱症不孕症胃食道逆流、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代謝症候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關。」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副教授楊宜瑱:「透過醫療團隊的一個整治,是可以將肥胖治療好,內分泌失調是非常多的原因,肥胖是脂肪的一個堆積。」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臨床講師吳珮如:「肥胖其實它會對我們來講,是身體的體脂肪的增加,體脂肪的增加其實就是雌激素本身也會增加,那我們有很多的疾病,其實都會跟雌激素過高,會有一個相關性,比如說以小朋友來講,可能會有性早熟的問題,那如果說是進入了青春期之後,有月經來了,可能會干擾我們的月經的這個規則性,甚至是大家聽過的這個多囊性卵巢症後群,那等到更大一點年紀的時候,雌激素增加會造成說,容易有腫瘤生長的問題。」

醫師提醒肥胖是有非常多的因子所導致的,包括基因、環境、生活型態,它並不是單純的吃太多、動太少,背後還蘊含著壓力睡眠,長期的不良生活型態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環環相扣,因此一定做好體重管理,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降低疾病發生率!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肥胖#共病症#運動#飲食#減肥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08

0.0773

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