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聊聊「鬼毛病」,「鬼牙」是其中之一。在早期社會中,人們認為寶寶若一出生就有牙齒是不吉利的象徵,因此稱為「鬼牙」;其實它的醫學上正式名稱是「胎生牙」或「誕生牙」。
90%早發乳牙 10%是多生出的牙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黃渝聖表示,「鬼牙」並不常見,原理上也不甚明確,目前推論與遺傳有關,鬼牙有90%是早萌發乳牙,只有10%是多生牙。一般來說,寶寶的第1顆乳牙萌發時間,大約是在6個月大左右,但有些孩子在出生一個月內,甚至出生時乳牙就長出來了,這就是所謂「鬼牙」。
「鬼牙」發生機會大約是1/3000,以去年(2021年)台灣出生全年新生兒15萬3820人來計算,大約500個孩子有這類情形。由於並不常見,當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都很擔心是否需要拔除鬼牙。黃渝聖醫師指出,提早拔除乳牙可能會造成空間缺損,未來換牙時可能需要以矯正介入,因此一般建議,胎生牙的狀況只要不造成哺乳困難、鬆動等情況,並不需要提早拔除。
但如果出現以下狀況,仍會建議提早拔除鬼牙:
1.媽媽親餵乳頭疼痛:寶寶吃奶時咬到媽媽乳頭,媽媽乳頭因而受傷,則可考慮拔牙。
2.孩童舌頭破洞不癒:寶寶鬼牙重複咬到舌頭,也可考慮拔牙。
3.動搖度大:怕被寶寶吞下去。
提早萌發的牙齒如因這些原因需要拔牙時,會導致乳牙缺失,鄰近牙齒的位置改變,等孩子到了6歲左右開始長恆牙,原來的乳牙位置勢必會缺失一部分空間,未來寶寶換牙時可能會需要矯正,這是家長須了解的狀況。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黃渝聖醫師
原文請見:寶寶自帶牙齒出娘胎,「鬼牙」不尋常!3情況該拔! 以後換牙可能要矯正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