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顯示,步態的速度減慢跟穩定度不佳,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發現認知功能和步態的速度會隨時間同時地退化,這樣趨勢甚至在還沒發病之前就可以觀察得到。事實上,對最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而言,缺乏運動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危險因子,醫師建議進行多面向的生活型態調整,包括運動,認知功能的訓練,以及多攝取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進而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嚴鋒:「常壓性水腦症是一種腦部腦脊髓液過多的疾病,病患可能會有記憶力減退、走路不穩和小便失禁等症狀,巴金森氏症相關的失智症則可能會有手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等病症,病患走路會有小碎步、往前衝、經常跌倒等現象。」
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科主任彭莉甯:「研究己經發現,身智衰退症個案,他們的腦部在海馬迴,小腦,以及杏仁核等部位有明顯的結構性缺損,而且在腦影像上也可以發現,可能與身智衰退症有關的特定神經迴路。」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總醫師廖誼佳:「研究指出,認知功能的衰退和步態穩定性息息相關,而且兩者互為因果,跌倒可能會惡化認知功能衰退的速度。因此要維持健康,必須要及早辨認步態的穩定性、積極控制危險因子、以及在有需求時候,尋求醫療專業評估輔具的使用。」
醫藥記者蔣志偉:「許多臨床研究的證據慢慢顯示,認知障礙和身體衰弱彼此之間,其實有強大的影響,過去認為肌肉動作由腦部掌控,腦部下指令使肌肉運動,但如今證實腦部與肌肉可以雙向相互影響,肌肉釋出的調控訊息也影響腦部健康。」
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曾崧華:「針對這種老化中特殊現象,北榮高齡醫學中心和陽明交大,及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合作,分析台日資料庫,定義出新的疾病表徵PCDS(Physio-CognitiveDeclineSyndrome),身智衰退症。」
醫藥記者蔣志偉:「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數據,65歲以上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只有10%-20%會在一年後發展為失智症。」
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劉慕恩:「認知功能尚未退化前即監測步態的變化,對長者十分重要,這些觀察性研究也顯明,步態速度減緩和認知退化,可能有共同的病理機制。」
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科主任彭莉甯:「台灣跟日本的研究都已經發現,身智衰退症的長輩更容易出現失能失智,甚至他們有更高的死亡風險。」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總醫師廖誼佳:「跌倒是造成年長者失能的主因之一。除了跌倒本身引起的創傷之外,後續因爲失能所併發的感染,都可能增加醫療支出。」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嚴鋒:「缺乏運動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危險因子,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可透過努力來改變的危險因子。」
醫師提醒活動力或認知功能逐漸開始出現退化的長者,從大型研究己經發現,給予密集、規律的多元性介入課程,像是有氧運動,阻力運動,認知訓練再加上營養衛教,能有效地改善年長者衰弱狀態與及認知功能,避免出現失能失智的問題,才能讓長者更健康長壽。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