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拒絕當「腹」爸爸!培養2大好習慣遠離這疾病發生

作者 健康醫療網
發佈時間:2021/08/08 09:40
最後更新時間:2021/08/08 09:40
醫生指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更重視疾病的危險性。(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醫生指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更重視疾病的危險性。(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一名50歲工程師因為工作需要長時間久坐緊盯電腦,加上忙碌經常選擇外食,長期下來不僅帶來腹部肥胖問題,體檢報告中的壞膽固醇數值更是年年超標,但他自覺身體並無異常,也就沒放在心上。不料,醫師卻在電腦斷層檢查中發現他的心血管堵塞狀況嚴重,有3條大血管狹窄程度將近80%,判定有高風險發生心肌梗塞,這才讓他意識到高血脂的危險性,開始正視血脂治療。

血脂和內臟脂肪相互影響下,恐加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血脂與內臟脂肪相互影響 恐加劇心血管疾病發生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洪俊聲醫師表示,高血脂是國人常見慢性疾病,與年齡、遺傳、生活習慣均有密切關係,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危險因子。高血脂指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包括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 ;其中,低密度膽固醇又被稱為「壞膽固醇」,容易堆積在血管內皮並引發發炎反應,久而久之將導致動脈硬化,使血管內腔變得狹窄、進而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各式心臟血管疾病 。

此外,自台灣實施三級警戒防疫措施後,許多人開始居家辦公,生活型態的改變也讓血脂控制產生問題。洪俊聲醫師坦言,疫情期間的確觀察到患者因為叫外送美食頻率增加、運動量驟降等種種因素造成血脂控制不如以往,若患者本身合併腹部肥胖,過多的內臟脂肪也會誘發血脂惡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然而,許多人對高血脂病識感不足,因為血脂不像血糖、血壓可以自行在家檢測,經常被患者所忽略,呼籲高血脂患者在疫情期間仍應定期追蹤血脂變化,一旦發現壞膽固醇數值異常務必立即與醫師討論處理。

 
洪俊聲醫師指出,考量是否合併其他危險因子,每位患者的壞膽固醇控制目標也不盡相同,合併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患者建議將壞膽固醇控制低於70mg/dL;而有心血管相關病史的患者則應控制低於55 mg/dL 。現階段血脂治療選擇多元,對於初診斷高血脂的患者建議以生活習慣調整為主,改變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若壞膽固醇未達控制目標,則需要以口服降血脂藥物介入治療,每天服用可協助降低壞膽固醇 。對於服用口服藥物仍無法改善壞膽固醇的患者也不需太過擔心,現階段有採皮下注射方式的降血脂注射針劑,可以降低50-60%壞膽固醇,每月只要施打兩次針劑的治療方式也相當便利,部分患者會出現注射部位紅腫或疼痛的副作用,醫療團隊也會密切觀察患者用藥狀況並進行副作用控管,建議在血脂控制有困難的患者可以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的用藥選擇。

心血管疾病和肥胖者,疫情期間除了維持正常飲食,也須保持運動習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父親節拒當「腹爸爸」 積極控制血脂遠離心血管危害

因應即將到來的父親節,除了表達謝意,也不妨多多關心爸爸的健康。洪俊聲醫師提醒,腹部肥胖會增加三高包括高血脂的風險,呼籲腹部肥胖(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 以及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病史或家族史者應多留意自身血脂變化,在疫情期間盡量維持健康飲食、充足運動,如果在執行上有困難也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並調整方式,例如飲食上儘量避免高油脂高鹽分的食物,並培養運動的習慣,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有機會持之以恆的穩定血脂。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TVBS Twitter

→擠出小時間,看看大新奇!全新影音品牌上線囉,一起擠看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心血管疾病#血脂#膽固醇#心臟#就醫#肥胖族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21

0.0702

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