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大陸「高考釘子戶」!他考第28次嘆感覺不妙 全場罵翻了

責任編輯 蕭沁梅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8 23:03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8 23:03
大陸一名男子已經參加過27次高考。(圖/中新社提供)
大陸一名男子已經參加過27次高考。(圖/中新社提供)

中國正在舉行高考(大學入學考試),57歲的梁實今天結束第28次高考,他走出考場後說「感覺情況不妙」。梁實這樣的「高考釘子戶」引來浪費資源的批評,專家則說「這是他的權利」。

極目新聞報導,四川高考今天結束,梁實走出成都考場後緊鎖眉頭,向媒體表示「感覺情況不妙」,可能要重演落榜的歷史。他嘆:「年年都失落,我都沒happy過。」

 

梁實還表示,如果成績出來後有可以接受的學校,他會選擇上大學,「哪怕是勉強的也去了算了」。

梁實1967年生,1983年起開始報名參加高考,至2023年已經參加過27次高考,均以失敗告終。去年他的總分是424分,當年四川的大學文科最低錄取分數是458分。

由於明年中國高考政策會有變化,考試內容也有所改變,梁實說,明年放棄的可能性大。
 

除了梁實,唐尚珺也是中國知名的「高考釘子戶」,他考過16次高考,曾經揚言非北京清華大學不念,社會上不乏質疑其浪費資源、占用名額的聲浪。

對於「高考釘子戶」,九派新聞引述浙江大學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說:「我認為這是他的權利,實際上也不見得有什麼浪費。」

劉海峰表示,2001年,中國教育部就放開政策,不限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考生的年齡及是否結婚,這代表著大學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

他認為,將來也不會因此限制考大學的年齡,畢竟不斷重考的大齡考生只是極少數的人。

劉海峰說,每年有人考上大學但選擇出國讀書,或者有人放棄入讀選擇再考更好的學校,這都是個人的選擇。「大家認為浪費青春、浪費資源太可惜,可有的人大學畢業後多年窩在家也是浪費青春,這也是自己的選擇,你不能限制他不能宅在家裡。」

不過,劉海峰也坦言,唐尚珺放棄好幾所重點大學的錄取,只為了上北京清大的夢想,多數人還是希望他更實際一些,「否則長期考下去,總不是個辦法」。

放在中國古代,「高考釘子戶」並不奇怪。劉海峰說,歷史上,科舉制度就是徹底開放的性質,不僅本國人可以考,外國人也可以,考上同樣做官、同等待遇。
 

他說,研究統計顯示,中進士的平均年齡是35歲左右;明清時期中舉人的平均年齡是30歲作用。再向下一層,中秀才的年齡平均在22歲左右。

劉海峰指出,古人有「七十古來稀」的說法,35歲已是不小的年紀,而且大部分已成家。科舉制度既然允許,許多考生就持續考了相當長的時間。「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多次參加鄉試;「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參加了十次鄉試,從23歲考到62歲,前後近40年。

劉海峰還指出,中國科舉考試史年齡最大的考生出現在清朝道光年間,是當時102歲的陸雲從,這樣的人就算考上也不可能做官,但他持續考試是一種「非功利行為」,因此道光皇帝欽賜他舉人科名。

劉海峰說,有些長者上大學就是為了受高等教育的權利,想實現一個大學夢,不用過多指責。(中央社)
 
#中國大陸#高考#釘子戶#大學入學考試#四川#大學#落榜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55

0.0889

0.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