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的功能到底是懲罰?隔離?還是教化?要監獄能把受刑人「變好」,是不是太夢幻的期待?哪些受刑人該隔離受罰,或是一視同仁都有教化的機會?受刑人除了自由,其他人權也都要被剝奪嗎?公共電視主題之夜論壇,透過紀錄片「這監獄,我可以?! 美國的北歐監獄計畫」,呈現一場跨文化的監獄改革實錄,也邀請來賓討論,台灣的監獄是否適用「北歐式舍房」。身為普通人的你我,離坐牢的距離又真的很遠嗎?
美國賓州切斯特監獄獄警 凱勒辛斯基:「豌豆和胡蘿蔔好嗎?」
美國賓州切斯特監獄獄警 凱勒辛斯基:「青豆。」
時為美國賓州切斯特監獄受刑人 凱文:「然後還要雞胸肉。」
美國賓州切斯特監獄獄警 德瓦内:「能吃到新鮮食物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們已經實施了一個購物計畫,他們能夠自己付錢買食材,下單並自行準備餐點,有些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使用爐灶。」
美國賓州切斯特監獄獄警 德瓦内:「我們看到他們在廚房裡成長,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因廚房而增加。」
到2018年,凱文已在美國賓州切斯特監獄待了28年,被判無期徒刑的他意外被抽中,換住到新的「小斯堪地那維亞」舍房,參加監獄改造實驗計畫。單人房,有自己的電視、書桌、冰箱,公用客廳與廚房。凱文和另外幾位無期徒刑犯,將是首批使用這個社區式監舍的「資深學長」。
2023年9月賓州切斯特監獄(Chester County Prison)確實有入監一個月的殺人犯,脫逃遭逮回,而「小斯堪地那維亞」舍房啟用以來,卻一直相對平和。這是前任典獄長拉瑪絲(Marirosa Lamas)的心血結晶,她與賓州與挪威奧斯陸的大學合作,帶領獄警前往挪威考察,創建這以改造和信任為主的實驗舍房,過程被拍成紀錄片。公共電視主題之夜論壇,邀請各界來賓討論這部電影。
公務員 王鍾銘:「我已經是一個更生人了,然後現在是一個公務員,所以當然很近。」
王鍾銘曾是綠黨市議員候選人,因參加護樹抗爭被控妨礙公務,十年前兩度短暫入監幾個月,但他不服,不願易科罰金,就去坐牢。「覺得自己有可能與很可能被抓去關」的論壇來賓,超過半數。
公視主題之夜論壇主持人 劉珞亦:「你現在是護理師,我怕你幫我打錯針。」
護理師 Vicky:「就是執業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就會被告。」
公視主題之夜論壇主持人 劉珞亦:「我(曾)是一個被告,我涉嫌甚麼?內線交易。」
坐牢這件事其實也沒這麼遙遠,無論犯錯後司法處遇是否公正,現況是進了監獄狀況就一樣糟:台灣的監獄當然不是「北歐式」。入監的目的應該是甚麼?現行做法是在往目標走嗎?
司法改革Podcast創作者 Lily:「但在剝奪自由的同時,難道他們就不應該有其他的權利嗎?」
臨床心理師 陳宜:「以台灣來說的話,受刑人將近一半都是毒品案件,這個我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而且毒品案件的再犯率,是非常非常高的。他們(台灣監獄內)的生活環境。」
公視主題之夜論壇主持人 劉珞亦:「實在是真的太糟。」
臨床心理師 陳宜:「對 所以我覺得可以好一些,但是可能不用好到像北歐那樣子。」
多數論壇來賓贊成監獄最重要的目的是教化,其次是隔離,最後才是懲罰,也認同不一樣的犯罪類型應有不同處遇目標,輕罪犯、詐騙犯、性侵犯與殺人犯,在一般人心中其實是不同的標籤,值得不一樣的待遇。
社區大學工作者 四季豆:「像是偷竊或者是譬如說藥物濫用的人,他可能對於自己的影響是比較多,那在現在的法律上來說,我們會還是希望說他要復歸社會。」
自由業者 ZOE:「因為有一些人他比如說,他可能就是反社會人格,或本身就是比較沒有那種道德感、人性羞恥心。」
自由工作者 Saio:「我們的民情呢,就是一定要看到別人被處罰。」
台灣受刑人適合住北歐那種「好監獄」嗎?鐵定會讓一部分納稅人超級不開心,加深社會對立。挪威式監獄管理移到美國,一開始也遭遇反對聲浪,但在氣氛改變、被給予更多信任的狀況下,受刑人與獄警的身心狀況,都有改善。
美國賓州卓克所大學犯罪學副教授 海雅特:「不當行為和嚴重不當行為的比率,比起我們在整體監獄觀察到的要低,儘管在這單位出事的機會和風險更高。」
美國賓州切斯特監獄獄警 凱勒辛斯基:「如果對受刑人有幫助,對社會也有幫助,對繳稅支付我們(獄警)薪資的納稅人而言,這也有正面的好處,我們希望重返社會的人,不再犯罪或傷害他人,這很重要。」
這裡也能讓沒有謀生能力的受刑人,學習新技能,不要消極地只盼吃牢飯。賓州切斯特監獄的實驗舍房,陸續有受刑人出獄了。
前賓州切斯特監獄受刑人 傑夫:「我感激那些幫助過我的人,這改變了一切。」
而原本被判無期徒刑的凱文,也結束33年冤獄生涯,在2023年3月出獄。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