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遊日前必看! 大眾運輸支付法汰舊換新

記者 李宜蓉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30 20:0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31 10:42

日本的大眾交通系統進入汰舊換新時期。新潟站前的萬代廣場全面翻修,公車總站因設備老舊,3月底結束65年服務生涯;而舊站因維持營運以來使用的「折返式路線」(Switchback),需要派員吹哨引導安全倒車,傳統做法成為特色,如今走入歷史。而首都圈則宣布,因磁力車票使用率過低,將依序廢除,改以掃碼通過票口。另外,熊本縣則礙於成本壓力,退出全國性交通卡服務;未來搭車,可以現金或地區限定卡片支付。

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從前到日本新潟玩,應該都聽過車站前的這個哨音。新潟站前「吹哨人」,不告密、不檢舉、不揭黑幕、不揭弊,他們的終極任務,就是用規律的嗶嗶聲,守護來往的人車安全。

 

新潟交通引導員 木村雅弘:「當初認為反正就是吹吹哨子嘛,但是漸漸感受到這份工作的重責。我們最要小心的,是巴士倒車時不要撞到人。」

忙碌的公車總站位於新潟車站萬代口,負責城市23條路線,每天有一千台公車來來往往,吹哨人得時刻繃緊神經。這般在日本顯得特殊的景象,來自萬代口古老的「折返式路線」(簡稱折返線)(Switchback)。

到站後,倒車進入月台;出發時,直接開離車格。這種折返式最大優點就是不受空間限制,過去受到日本公共交通系統愛用,1958年啟用的萬代口轉運站也不例外;經濟高度成長時期,「折返線」有效消化通勤人潮,而此起彼落的嗶嗶聲,則是乏味等車時解悶的小樂趣。
 

新潟交通公車司機:「他們的哨音都不一樣,大家都有自己的個性特色,其實挺有趣的。」

引導哨音沒有硬性規定,吹哨人各有節奏,習慣之後還能「聽音辨人」。然而歲月不饒人,加上安全疑慮,各地陸續升級設備,萬代口巴士總站成了「折返元老」;而在服務65年後,道別的這天還是降臨了。新潟站前的萬代廣場全面翻修,萬代口總站跟著在3月底正式熄燈,吹哨人與有趣的倒車笛聲走入歷史。

取而代之的新總站,公車行經JR站底下的引道,順向停靠乘車月台。而吹哨人從引導公車改為引導乘客,幾十年來固定的上工動作,戒不掉也不想戒,用不到的哨子,就當做護身符,繼續在崗位上守護人們的乘車安全。

老舊傳統不汰換,生活品質難提升,緊接在「萬代口總站2.0」後升級的,是日本代表性交通──鐵路。

日本NHK電視台記者 米田亙:「長久以來大家熟悉的磁力票,未來將可能廢止,依序改以QRcode車票。」

日本早期的紙本電車票,手工製作,有厚有薄。之後90年代的「剪票時代」,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隨著科技演進,日本車站全面替換為自動票口,「背磁式車票」自此成為日常。

交通系IC卡啟用儀式(2001):「以後經過驗票閘門,竟然可以不用抽出車票就通過!」
 

很快地,Suica西瓜卡、PASMO等交通系IC卡問世,儲值後,帥氣一刷即進即出,不但方便還省去驗票口吃票的故障麻煩。首都圈鐵道系統調查,IC卡普及率超過9成,而磁力票使用率低,丟棄時,因含有金屬成分必須額外處理,對環境與營運成本造成壓力;對此,JR東日本、京成電鐵等8間首都圈鐵道商宣布,逐步廢除傳統磁力票,改以掃碼進出站。

JR東日本人員 高堂洋平:「2026年度後半期將全面更換,我們會仔細解說,不讓乘客感到困惑。」

不過,九州的熊本縣卻是反其道而行。熊本縣表示,因IC卡系統更新費用昂貴,決定今年廢止通用型交通卡,改為其他電子支付方式,但現金、地區限定IC卡則不受影響。
 
#新潟車站#萬代口#吹哨人#折返式路線#背磁式車票#磁力票#交通系IC卡#Suica#PASMO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64

0.0712

0.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