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宮城縣岩沼市送暖 點燈祈求和平降臨加薩

記者 李宜蓉 報導
發佈時間:2023/11/30 20:00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開戰,數以千計的平民百姓犧牲,世界各地不斷為以巴人民祈福,日本311重災區也向加薩送暖。以巴爆發衝突後,岩沼市民親手製作祈願燈籠,並舉行點燈會,希望和平降臨加薩。其實在日本311強震後,加薩感同身受家破人亡的心痛,於是定期舉辦祈福風箏活動,更前往災區交流;如今加薩人受戰火摧殘,岩沼市說,輪到他們來陪伴加薩。

倒數5秒,看似平淡無奇的格子窗,變成色彩繽紛的燈牆,而上面寫滿了迫切的和平祈願。

 

日本NHK電視台記者 伊藤海彥:「願和平歸於加薩。沒有戰爭的世界。滿滿都是祈求和平的留言。」

主辦這場溫馨點燈式的,是宮城縣岩沼市;雖然與加薩並非正式的姐妹城市,但是當311強震發生後,是加薩主動向重災的三縣伸出友誼之手。311週年時,加薩的聯合國單位在當地舉行祈願風箏活動,透過乘風高飛的風箏,追悼震災犧牲者,也替災區的重建工作打氣。之後,向311災區送祝福,成為加薩的常態活動,因為不論是天災還是戰爭,人們都希望早日和平,並求城市順利重建。

點燈活動主辦人 佐藤直美:「每天看到加薩人的慘狀,我很想藉由這樣的活動告訴他們,我們日本永遠會陪伴著他們。」
 

岩沼市點燈會的主辦人佐藤小姐,積極參與海內外義工團,結交了志同道合的加薩好友。以巴開戰後,兩人透過訊息彼此關心,但隨著戰火升級,身處加薩的朋友,傳來近乎絕望的字句:我們不求歹活,只求好死。之後,便音訊全無。

點燈活動主辦人 佐藤直美:「我能感受到他們遭受到的災難,看到她這麼說,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得為加薩做些什麼』,希望他們一定要活下去。」

雖然能夠感受以巴人民的苦,卻不能明白以巴之間的糾葛。千年以來由種族、宗教構成的歷史,演變為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百年難解的仇恨。

以巴共同製作紀錄片《Two Kids A Day》:「快回家,不然就用催淚彈打你,直到你們都死光。」

這部紀錄片呈現以巴最真實的日常,那天天在街頭上演的族群撕裂。

以巴共同製作紀錄片《Two Kids A Day》:「如果我不丟他們石頭,又有誰敢呢?」

以巴之間的血海深仇,成為兩邊的「消滅彼此,人人有責」。當巴勒斯坦男童長成了少年,有了力氣,地上的石頭便是武器,而攻擊以色列軍人的行為,替自己招來牢獄之災,街上到處是被以軍痛打後帶走的巴勒斯坦少年;而這也成為了紀錄片的片名《Two Kids A Day》,意思是,在約旦河西岸,一天平均會有兩名巴勒斯坦的孩子,被以色列士兵逮捕。
 

《Two Kids A Day》導演 David Wachsmann:「那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巴勒斯坦孩子一個接一個進到法庭,每個人都戴著手銬腳鐐,我才驚覺有這多孩子被抓。巴勒斯坦小孩被關進以色列監獄,這種事幾乎沒有新聞報導,也沒有人會去聊這些。」

《Two Kids A Day》是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兩位影視人共同製作,他們訪問超過100名「前少年犯」,曝光被以色列審訊、拘留時所遭受到的一切。

《Two Kids A Day》導演 David Wachsmann:「我印象最深的,是出獄的少年說,當時他就好像一具死屍。」
以巴共同製作紀錄片《Two Kids A Day》:「我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可恥的,我只是依法辦事而已,就是這樣。」
以巴共同製作紀錄片《Two Kids A Day》:「沒有什麼良心的譴責,更何況我們分類了暴力份子,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是有重大貢獻的。」

以色列的立場,是這些孩子咎由自取,使用暴力就該受法律制裁。但是,紀錄片導演與製作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要探討的不是丟石頭的對錯,而是被仇恨餵養的孩子,最終也只會被仇恨支配。導演感概,多數人只能看到被殺害的以色列人;同樣遇難的巴勒斯坦人、嬰兒,卻沒有太多機會被世界看見。而身為以色列人,這麼多年來始終沒有作為,如今希望透過紀錄片,告訴世人在新聞鏡頭以外的以巴衝突。而不同當前主流觀點的《Two Kids A Day》,更獲得日本NHK電視台青睞,在3百多件作品中,奪下最佳作品賞。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加薩#和平#Two Kids A Day#紀錄片#David Wachsmann#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36

0.0660

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