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全長82公里,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是世界的航運要道之一,但因為好幾個月的乾旱,讓靠著附近水庫調節水位的運河,也面臨缺水危機。官方實在沒辦法,8月初祭出限航令,以往每次可讓36到38艘船舶通行,現在下調到32艘;除此之外為了降低吃水量,載貨量也必須降低。限航令可能實施到明年九月,估計一年下來,損失上看2億美金,約合台幣63億元。
大型貨輪載著滿滿貨櫃,行經巴拿馬運河的繁榮光景,近期已經看不到了。受聖嬰現象(El Nino)影響,全球主要航道幾乎都面臨缺水問題,巴拿馬運河也不例外,近期想通過的商船,平均要等上21天,比以往天數多出兩個星期,主要受官方祭出的限航令影響。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長 巴斯克斯·莫拉萊斯 (Ricaurte Vásquez Morales) :「事實上水位的變化不同,降雨模式也不同,現在有必要適應新的環境,靠水庫不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巴拿馬運河主要靠人工湖,以及獨特船閘裝置調節水位,而最近幾個月當地遭遇嚴重乾旱,多座水庫水位都在下降中。
巴拿馬運河氣象/水文經理 :「我們預計聖嬰現象將在今年年底變得更加嚴重,因此這種情況看起來非常不樂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巴拿馬運河,從今年1月開始,啟動了一項策略,在船閘中採取了節水措施。」
官方估計每一艘貨輪通過運河,要用到20萬立方公尺的水,但現在水不夠,只能被迫讓船隻載運更少貨品,降低吃水量;相對來說,巴拿馬運河這條航道的競爭力也跟著減弱。
巴拿馬運河水利處主管 :「對於巴拿馬運河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擔憂和困難的情況,非常複雜,因為船舶的過境完全依賴於淡水,而這些淡水來自雨水,然後雨水流向河流。」
乾旱導致缺水現象惡性循環,迫使官方八月初不得不做出限航決定,每一次通過運河的貨船,總數從原本的36到38艘,降為32艘,加上載貨量銳減,丹麥航運巨擘馬士基表示,每艘貨船裝載的貨櫃數量比平時少了2000個,加上限航令可能維持到2024年九月,估計這一年損失上看2億美金,約合台幣63億元。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水務部門經理 :「但這將使我們有機會更大程度地恢復水庫,為明年的旱季做好準備。」
忍痛熬過今年,就是要把眼光放遠,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也積極籌備各項永續計畫,除了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碳中和,還打算購買運河西岸2.4萬公頃的土地,成為生態區和物流走廊。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長 巴斯克斯·莫拉萊斯 (Ricaurte Vásquez Morales) :「我們希望建立一個生態緩衝區,以便能夠保護從西岸流入巴拿馬運河的水源;為了讓水處理廠正常運轉,我們必須注意巴拿馬運河的水質。」
氣候變遷衝擊海上航道,但貨輪偏偏又是加劇暖化的元凶之一,要推動巨大的輪船得耗盡大量燃油,釀成高碳排量;不過這艘由美國嘉吉遠洋運輸公司承租的「羅盤海洋號」貨輪,近期搭載了秘密武器展開試航,期盼改善航運業高碳排的問題。
嘉吉海洋運輸業務部總裁 狄爾曼 (Jan Dieleman) :「基本上是在船上改裝了兩個風帆翼,是一種近40公尺高的硬質風帆翼,這將有助於船舶的推進並節省燃料,最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研發公司是為美洲盃帆船賽設計船隻的巴爾科技(BAR Technologies),風帆翼在挪威打造,日前在羅盤海洋號上進行安裝工程。
巴爾科技首席科技主管 斯科菲爾德 (Simon Schofield) :「這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但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一步,在這些船上,我們每天可以節省一噸半的燃料消耗,就是30%甚至40%燃料消耗,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重要一步。」
測試航線從中國出發,橫越整個太平洋前往巴西,研發單位有信心,這將是一趟超省油的旅程。
嘉吉海洋運輸業務部總裁 狄爾曼 (Jan Dieleman):「我確實認為天氣將成為路線的新選項,通常我們總是傾向於最短的航程距離,而現在可能也開始考慮哪裡風最大,因此接下來的發展將會很有趣,但同樣的,我們不會以100%風力航行,儘管我們已經證明船舶實際上可以這麼做,但我們真的希望將兩者結合起來。這才是致勝理念。」
運輸業者將全程記錄燃油消耗,盼望未來達到風力、燃油結合的航行模式,節能減碳,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