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擺脫行人地獄!借鏡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

記者 林利庭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6/15 19:59
最後更新時間:2023/06/16 10:43

全球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死於交通事故,其中一半是自行車、行人等相對脆弱的用路人。《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週五選播的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The Street Project),講述一場全球爭取改造「街道」的大規模運動,片中點出美國紐約市和鳳凰城等地「以車為本」道路設計的危險性,並以哥本哈根打造出行人、單車友善的城市為例,重新聚焦人類與街道的關係。

照片提供/公視主題之夜SHOW

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有點危險,但我喜歡這樣,它不用花錢,我也能準時上班。」

 

油價上漲、環保考量,自行車是許多人的代步工具,但以汽車為本的城市規劃,卻對這些騎士不太友善。

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我聽到了引擎加速聲,直覺告訴我,有車子要撞上來了。」

這名紐約市民和母親兩人,一人騎單車,一人在路上行走,先後遭到汽車追撞,成為車禍肇逃事故的受害者,母親甚至因此直到過世前都得仰賴助步器才能行走。
 

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喂各位,這裡是行人穿越道。嗨,嗨,行人穿越道。」

而亞歷桑納州,則被封為全美對行人最危險的地方,每次穿越馬路都是在賭命。

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只要腳一踏上馬路,馬上有車子闖紅燈,屢試不爽。(是啊)。」

在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交通意外,當中就有半數是行人和單車騎士,而這之中不到1%的死亡事故和可攜式電子裝置有關。瑞典在1990年代提出「零死亡願景」,截至2020年,交通事故已經逼近零死亡、零重傷。

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假如我們預設人會犯錯誤,並把這個因素放入道路設計中,而不是預設所有設計都完美運作,他們相信如此簡單的觀點轉變,有助於達成他們零死亡的目標。」

丹麥哥本哈根也致力於打造「更民主的街道」,在這座充滿汽車和卡車的城市,單車騎士卻能感到十分安全。

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其他國家的人可能會覺得太扯了,不過這是標準的自行車道,它的寬度有三公尺半。」
 

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最佳做法也是最重要的實體屏障,這裡我們設置的是路緣石,在世界的其他城市,有人安裝護柱,有人裝塑膠的分道路障。」

從美國、瑞典到丹麥,美國公共電視拍攝的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The Street Project),講述多國交通現況,各國公民如何爭取讓道路更安全的大規模運動。

紀錄片《街頭安全計劃》:「成長過程所經歷的往往被視為正常,這可能讓我們很難認識到有更好的可能性。」

回看台灣,騎樓被機車占用,人行道太窄,種種人車爭道的現象,導致去年交通事故死亡創下十年新高,達到3085人,其中機車事故死亡佔一半以上,行人事故死亡更逼近400人,我們的道路安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映後論壇《一年撞死400人,台灣行人如何爬出地獄?》/與談人:「香港我們很重視為什麼要做實體人行道,因為我們很重視就是人車不爭路,人的路跟車的路應該要分開。」
 

《公視主題之夜SHOW》邀請台北市交通局長、營建署組長和交通部參事,以及公民朋友一同探討,現場多聚焦在「道路瘦身」,把路權歸還人民。營建署組長以「標線型人行道」為例,認為若能再結合停車格的設計,可提升安全性,同時解決違停氾濫的難題。

映後論壇《一年撞死400人,台灣行人如何爬出地獄?》/營建署道路工程組組長 張之明:「這個是一個權宜之計,也就是利用停車的空間把標線型人行道包在裡面,把它放在我們的住戶端的範圍,人走在這上面基本上是安全的。」

不過改善人行道只是第一步,要改變的還有駕駛行為、執法等其他層面。除了現行汽機車不禮讓行人最高罰6000元的法案外,「記點制度」也能加強守法力道。

映後論壇《一年撞死400人,台灣行人如何爬出地獄?》/台北市交通局長 謝銘鴻:「記點制是目前中央也通過了,這我們的未來對這種所謂的違規的行為,當然包括了不停讓行人,闖紅燈這些記點。」

改善交通環境絕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需要公部門、大眾一起參與改變,才能讓台灣有機會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
 

◤2024年末運勢解析◢

👉提升貴人、桃花運秘訣一次看

👉12星座難以脫單原因大公開

👉MBTI 16型人格脫單祕笈公開


#公視主題之夜show#道路安全#交通#交通事故#車禍#單車#以車為本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75

0.0594

0.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