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次世代機器人比特殊!蛇型鑽窄縫 魚型吸塑微粒

記者 書雨卉 報導
發佈時間:2022/07/18 19:53
最後更新時間:2022/07/19 10:28

全球自動化加速發展,當中機器人的功能不但越來越專精,外型也越來越生活化,例如中國大陸,最近曝光一隻微型機器魚,功用是放到海洋中,吸附有害人體的塑膠微粒;日本則研發一台蛇型機器人,長度有170公分,體型瘦瘦長長,非常靈活還會爬牆,為的是深入人類難以抵達的救災現場!

圖/達志影像路透

一節一節彎彎曲曲,就像條蛇在地上爬行,但這機器人最大的特點,可不只有外型。

 

電氣通信大學教授 田中基康:「這是為了一些人類進去會很危險的災難現場,設計而成。」

這台長1.7公尺,重量大約十公斤的蛇型機器人,是由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研發,從開發初期研究了種種蛇的動作,到最後透過3D列印,打造出機器蛇的主機結構,而之所以以更費工的瘦長身形呈現,則是為了潛入崩塌的建築物等各種狹窄空間,再加上它共有17節的身體,能夠非常靈活地爬牆,以及爬樓梯。

電氣通信大學教授 田中基康:「爬階梯的時候,機器蛇底部裝設的鄰近感測器,能夠蒐集到資訊,包括偵測這一個個輪子,究竟是踏在階梯上還是懸在空中,讓機器蛇能夠在正確的時間點一起移動,避免撞到。」
 

另外頭部和尾巴,也都各自裝設了攝影鏡頭,讓作業人員能夠透過這個就像遊戲遙控器的裝置,在遠端操控。更明確一點來說,只要對機器蛇的頭部下達指令,其他身體部位,就會在電腦程式的自動計算下,立刻跟著爬行移動。

電氣通信大學教授 田中基康:「我們可以用它來視察現場狀況,搜尋失蹤民眾,並蒐集災難現場的情報。」

只是再多的模擬試驗,也比不上真正災難現場可能面臨到的挑戰,這個團隊因此還在研究評估,能否搭載不需要人員操控的AI人工智慧,預計三年後才能實際上工。

電氣通信大學教授 田中基康:「真正的災難現場非常嚴峻,機器人可能會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被卡住,例如被電線纏住,或是遭遇對輪子磨擦力不夠的床墊等等。」

中國大陸則發明出這體型更小,只有1.3公分、而且觸感柔軟的機器魚,目的是要把它放到海洋裡,吸附直徑小於5公釐的塑膠微粒。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研究員 王玉燕:「微塑料的多孔結構,又會去吸附一些重金屬,這種有害的物質,去放大它的毒性,它又很小,又會被魚給吸入,進入我們整個生物鏈中。」

四川大學的研發團隊,藉由光線的驅動,讓這些黑色機器魚快速游動,目前每一秒鐘能夠游動近三個身長的距離,速度幾乎等同浮游植物。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研究員 王玉燕:「這種定向操控,我們會一定程度上控制它,不會往有其他魚或船舶身上去撞擊。」

而就算不小心被切割,這微型機器魚也能能夠自行癒合,不影響吸附塑膠的能力。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研究員 王玉燕:「如果說被其他魚誤食,我們這材料是聚氨酯,也是一種生物相容性比較好的東西。」

研究團隊表示,發明靈感就來自珍珠母貝的梯度結構,也就是外部堅硬、但內部鬆軟多孔,使得這機器魚的材質,不但耐用性高又能夠彎曲。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研究員 王玉燕:「我們這工作主要是用在水面上去檢測微塑料,但如果要後續應用的話,我們還是更想深入到水下去。」
 

除了主要的吸附能力,還能即時分析海洋的汙染狀況,未來更可望運用在生物醫療和救災領域,往多功能機器人的方向邁進。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研究員 王玉燕:「小小的機器人定向局部安排到你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去幫你排除身體的一些疾病。」

從海洋救星到救災英雄,次世代機器人兼顧外型和功能,不斷進化。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的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機器人#蛇#魚#災難現場#塑膠微粒#環保#救災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06

0.0999

0.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