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在2015年推出餐點外送服務,但卻不敵激烈市場競爭,去年退出倫敦市場後,再宣布6月底停止美國服務;不過亞馬遜也轉而投資英國外賣公司「Deliveroo」,繼續跨足外送平台。而外賣市場搶得領先的「Uber Eats」,則是因為將送餐員排除在交通事故理賠對象外,在日本引發工傷風波。
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苦心經營4年的外送服務陸續關閉,繼倫敦之後,也將停止美國的服務。
亞馬遜餐點外送使用者:「亞馬遜餐廳將在本月稍後關閉,6月24號之後,您將不會再看到餐廳外送服務。」
亞馬遜在2015年跨足外賣,但卻難以搶食這塊大餅,畢竟熟食外送市場有其專業,競爭正激烈。
亞馬遜餐點外送使用者:「因為競爭太激烈啊,像是Uber Eats,還有DoorDash,還有...你說得出來的都是啊,大家都在做外送餐點。」
不過,亞馬遜只是退居幕後,藉著投資被譽為「英國最有價值新創」的高端餐飲外送服務Deliveroo(戶戶送),繼續涉足這塊備受看好的市場。
目前在外賣市場搶得領先地位的Uber Eats,雖然大勢看好,卻跟叫車服務平台一樣,接單的人員,也要求有更公平的待遇。
NHK記者:「那邊有一個了,這位男子也是外送員吧。這個應該也是吧,載著綠色的袋子。現在正好中午左右,外送員紛紛出動了。」
到了吃飯時間,街頭上到處都能找到像這樣,背著保溫箱的代理送餐員。
餐飲外送員 vs. 消費者:「這是您的餐點,謝謝。」
上班族忙到沒時間出去吃飯,或是想不到吃什麼,手機拿出來滑一滑,看到喜歡的就點下去,等待食物送到手上,許多消費者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
店員:「現在有訂單進來了。」
就跟載客服務概念一樣,當消費者向餐廳點餐後,店舖再發出外送需求,外送員只要透過專用App,就能點選外送訂單。
餐飲外送員:「在代官山,超近的。」
餐飲外送員:「我要準備去外送了,哪家店呼叫我,我就去那家店。」
便利的代理餐飲外送,讓民眾大門不出也不怕餓肚子;而不少外送員對於這樣的服務也樂在其中。
餐飲外送員:「時間由我自己決定,滿自由的。也可以當做是一種運動。」
餐飲外送員:「我沒有班表這種東西,所以不用在意(出勤)時間,可以依照我的時間,配合我的需求。」
連鎖餐廳公關人員:「我們不需要分散人力,而是能夠利用代送服務,確實幫了我們大忙。我們看好這個服務的後勢。」
你點餐我外送的商業模式,拉近了人們與外賣的距離,創造了消費者、餐廳、外送員的三贏局面。不過這看似美滿的市場供需,背地裡卻隱藏著風險。
NHK主播:「就是交通事故的風險。」
一名30多歲男子加入了Uber Eats外送員,去年在送餐過程不慎發生擦撞意外,造成右手骨折,想申請賠償,才發現根本沒這回事。
前餐飲外送員:「配送員如果遇到事故時,保險不理賠這點讓我很絕望。」
Uber對此回應,宅配過程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只有外送員以外的乙方屬於賠償對象,而送餐員與Uber沒有簽署雇傭契約,屬於「個人企業主」,所以也沒有賠償條款。
前餐飲外送員:「我不會設想自己會遇到車禍,但當我沒收入時,才終於感受到這份風險。」
男子失望地表示,除了拿不到Uber理賠,因為受傷也讓自己無法返回本業,整整兩個月沒收入。而Uber Eats外送員因此集結,計畫組成工會要向Uber要求配套。
外送員協助律師 川上資人:「如果是因為有外送員幫忙,(企業)才能賺取收益的話,希望企業方也能因此有所思考──我認為應該是要保護這些外送員。」
針對外送員的反應,Uber Eats表示給予尊重,將會在彈性勞動的大原則之下,擬定方案以保障送餐員工作時的安全。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