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獨家〉世界20大美術師 重塑霧社街景

記者 不卡 / 攝影 班瑪旺嘉 桃園 報導
發佈時間:2010/05/26 17:26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國片「海角七號」創下5億8千萬的票房,讓導演魏德聖終於有資金去拍攝他籌備了12年的歷史大戲,「賽德克•巴萊」得以開拍,為了呈現1930年代,南投霧社街景的模樣,導演請來2位好萊塢的美術指導搭建場景,耗費8千萬,佔地1萬2千坪,TVBS為您獨家專訪這2位被譽為「全球20名內的美術電影鬼才」。

這是一部強調台灣本土精神,大製作、大資金、大場景的台灣抗日歷史電影;從「海角七號」的大成功,魏德聖10年的電影大夢「賽德克•巴萊」才得以問世,不過這是歷史事件,重塑當年的場景是電影最基本的元素。

只是1930年代的南投霧社是什麼樣子?一切只能從文獻窺知,這也讓日本請來的美術大師種田陽平、赤塚佳仁大傷腦筋。

電影美術總監種田陽平:「霧社事件這段歷史,在日本比較少有公開的出版物,而且也好像是不想被公諸的歷史,要搜尋資料,在日本有點困難。」

歷史劇的繁瑣工作,不只在蒐集、消化前製的平面資料,最大的難題,就是找到類似的地理環境。電影美術製片赤塚佳仁:「心裡一直在想說,可否找到跟西寶(原霧社街預定地),同樣條件的地形,然後執行能夠比較好一點的地方。」

這是拍片期間「最關鍵的時刻」,因為導演本來要在「八八風災前」,還沒毀壞的「高雄桃源鄉梅園部落」搭建霧社街景,而且當時,設計圖都已經畫好了,只是,海拔高、空氣稀薄,一路顛簸的霧社預定地,執行起來,難度高到不行,對資金又是一大考驗。

回到林口阿榮片場正思忖的赤塚佳仁,往窗戶望去竟發現片場旁的空地,就像霧社街景地形,難題回到導演身上,必須做出選擇。

電影美術製片赤塚佳仁:「導演在現場走了一圈回來,計算可能的工作時數,可能消耗多少預算之後,就說,那就這裡吧。」

選定地點之後,定標、測量、整地、填土,這都只是挑戰的開始,佔地1萬2千坪,每天超過20到25位專業木工,輪流搭建,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耗資台灣影史上「最貴」的搭景,終於做好了,完成一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也讓台灣電影的美術工作,多了一項新紀錄。

◎畫面提供果子電影公司

#魏德聖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16

0.0589

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