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於8月24日起將核廢水排入海洋。儘管日本政府表示經過處理後的污水中基本不存在除氚以外的放射性核素,但核廢水排放後將如何擴散、對周邊國家乃至整個太平洋將產生哪些影響等問題仍有待證實。早在2021年,清華大學團隊曾模擬日本核廢水排海,結果表明核廢水在排放後240天就會到達中國沿岸海域,1200天後將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
2021年,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張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團隊,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分別建立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模型,並實現了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的長期模擬。
其中,宏觀模擬結果表明,核廢水在排放後240天就會到達中國沿岸海域,1200天後將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
隨後,核廢水一邊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擴散,另一邊通過澳洲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轉移。
核廢水是在福島附近排放,但隨著時間推移,污染物高濃度區域將沿着35°N線附近向東延伸,從開始的東亞附近海域擴散到北美附近海域。在第2400天時,中國東南沿岸海域主要呈現濃度較低的淺粉色,而北美西側海域已經基本被濃度較高的紅色覆蓋。
研究人員進一步選取日本宮崎、中國上海和美國聖地牙哥等三個沿海城市進行對比,從污染物濃度變化曲線圖中可以發現,在第4000天時,聖地牙哥附近的污染物濃度大約為0.01個單位,數值已經是宮崎的3倍左右、上海的40倍左右。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日本附近強烈的洋流作用,福島處於日本暖流(向北)和千島寒流(向南)交匯處,所以大部分污染物不會沿陸地邊緣向南北方向遷移,而是隨著北太平洋暖流向東擴散。
除宏觀擴散外,研究人員還從微觀角度進行氚的擴散模擬。與宏觀擴散分析注重污染物的整體分佈不同,微觀擴散分析更加關注污染物個體的行為,也因此它能夠支持污染物的擴散路徑分析。
例如,對模擬結果中到達沿岸海域的某三個污染物微粒,以400天為取樣間隔,得到它們的運動軌跡。基於這些運動軌跡,可以知道美洲沿岸海域的污染物主要通過橫跨太平洋到達。
根據日本的排放計劃,一單位氚污染物的濃度大約對應0.29Bq/m³,相比於氚在海洋中的背景濃度來說不算大。然而,這項研究對於污染物長期擴散的預測、核廢水排放計劃的合理應對以及後續放射性物質濃度的監測仍具有重要意義。
在該研究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進一步試驗來探究生態環境對於放射性物質的敏感性,確定放射性物質濃度增加對於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生活環境的影響程度,從而最終判斷排放核廢水這一行為對於整個海洋和人類的影響。
相關成果以《福島核事故處理水的排放——宏觀與微觀模擬》(Discharge of treated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contaminated water: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imulations)為題,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發表。
延伸閱讀:
01福島直擊・超越科學|和牛成「輻射廢棄物」 反核牧場主不離棄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