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萬千華
【台灣銀行家】恆大這把火會不會燒到台資銀行?銀行高階主管表示,主管機關對台資銀行的中國大陸曝險有嚴格限制,所以恆大的案子,台資銀行直接、間接授信或是參與聯貸案的情況應該是沒有,衝擊不大。
 
一家大到可以入圍《財富》世界500強的超級房產集團――恆大,靠著錢滾錢滾出2兆元人民幣的資產規模,相當於中國大陸GDP的2%。但是當中國大陸政府開始全面推行去槓桿化政策「三條紅線」,明確規定資產與負債、淨債務與股權、現金與短期債務的比例,富可敵國的恆大集團即驚爆流動性問題,包括貸款、債券、信託產品以及拖欠承包商、供應商款項等負債高達3,050億美元,更進而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各界擔憂將演變成為金融危機。
在台灣,不少銀行也「皮皮挫」,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1年第1季,台灣金融業包括銀行、壽險與證券等,對中國(包含香港)曝險達3.4兆元新台幣,占金融業海外總曝險高達17%,為台灣金融業第二大海外投資市場,僅次於美國,若是中國大陸爆發金融危機,台灣恐遭波及。
長期與中資銀行接觸的台灣金融研訓院2021菁英講座陳保全表示,中資銀行通常都以國家政策優先,當政府訂出目標,就會舉國齊心達成,哪怕採取的措施會在日後砸到自己的腳,甚至是殺雞取卵。以近期的限電為例,導因就是中國大陸政府訂出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他直言,「2050年(甚至更早)要達成碳中和,一旦訂了指標,無論如何一定要達成。」
一直以來,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創造史上最長的正成長紀錄,大幅倚賴房地產業的發展,為了維持經濟榮景,不計代價的讓開發商資產膨脹,就是造成恆大事件的元凶。恆大債務問題是否進一步惡化,陳保全點出兩大指標,第一是中國大陸對開發商的態度,雖然中國大陸政府說要去槓桿化、房地產「三穩政策」,但現在中資銀行仍有一份開發商白名單,還是可以對名單上的企業放貸,未在名單上的可擇優處理,恆大至今尚未除名,也未見進一步限縮的現象。因此他認為,中國大陸對於打房的力道並不強硬,恆大不至於失去政府支持。
另一個指標則是銀行的態度,只要銀行抽銀根,恆大集團恐怕就要面臨破產、重整的問題。但是陳保全認為,若是銀行讓恆大爆掉,恐怕就會引發連鎖效應,屆時可能會有十幾家開發商連環爆,要銀行承擔這樣的風險,他們恐怕不願意,若政府的態度沒有驟然轉變,銀行理應會繼續支持下去。
一位曾外派至中國大陸民營子行的高階主管表示,恆大事件當然對中國大陸開發商、房地產一定有連鎖效應,不過就目前觀察,外溢效應還在可控範圍中,因為恆大的債權有60%至70%是歸屬於銀行,且都是中資銀行,「而中國大陸的銀行都賺很大,所以對他們來說影響也不大,況且中國大陸政府看似有意解決,風暴應該不至於再擴大。」
另外一位曾外派至中國大陸公股子行的高階主管也同樣指出,恆大不會成為第二個雷曼兄弟,一來債權相當分散,二來中國的銀行相較其他國家有結構性的差異,換句話說,銀行非常賺錢,一年的淨利潤可突破兆元人民幣,況且還有呆帳提存,利用時間換空間,大概5年內就可以消化掉這波衝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無需擔心。
中國大陸人行金融市場司長鄒瀾10月15日對外表示,恆大金融負債不到三分之一,債權人也分散,單個金融機構風險敞口(未加保護的風險)不大。總體來看,對金融業的外溢風險尚屬「可控」。將督促恆大集團加大資產處置力度,加快恢復項目建設,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在此過程中,金融部門將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項目復工的金融支持。
這位民營銀行高層解讀,中國大陸人行不只是出面穩定市場情緒,還下令中資銀行不能斷恆大的金流,一來可以降低民怨,二來可以讓恆大繳出工程款,營造商、供應商、民工等等都能拿到錢,對中國大陸經濟造成良性循環。若是恆大集團真的無法承擔債務,最壞的情況是重整,並由國營企業接手,而進入重整階段最大的受災戶是銀行。不過他強調,以台灣的角度來看,恆大債務的絕對數值好像很可怕,但是以中資銀行的量體來看的話,恆大授信金額雖然不小,但整體風險在可控範圍內。
 恆大這把火會不會燒到台資銀行?銀行高階主管表示,主管機關對台資銀行的中國大陸曝險有嚴格限制,尤其這一、兩年來,公股銀行一直在減少中國曝險,規定就是淨值1倍,有些銀行可能只有約30%,較之前的高峰砍半。更何況恆大所需要的資金龐大,基本上也受到單一客戶授信額的限制,所以恆大的案子,台資銀行直接、間接授信或是參與聯貸案的情況應該是沒有。因此,他研判,恆大對台資銀行衝擊應該不大,除非有去買恆大相關債券。
另一位高階主管也表示,台資銀行承作開發商授信金額都不大,恐怕占比不到整體的10%。一方面台資銀行在中國大陸分行、子行,大都是做台商生意,對中國大陸企業比較不熟,不會貿然行事;另一方面,按照徵信標準,很多中國大陸開發商完全達不到標準。
觀察下來,台資銀行似乎靠著高度自律、嚴格風控,成功躲過恆大事件這波狂瀾。不過背後最大的功臣可能還是在於中國大陸本身。銀行高階主管指出,中國大陸企業的財報真實性、資訊揭露的透明度讓台資銀行對於授信存有高度疑慮,獲利大多來自於金融資產的收益。授信做得少,踩到雷的機會也就相對少。
花費大把力氣在中國大陸設立分行、子行,但卻只能參與部分聯貸案與購買金融債,加上疫情、美中貿易戰、兩岸僵局、恆大等因素,讓不少銀行對於中國大陸市場更持保留態度。銀行高階主管透露,整體而言,今年台資銀行在中國的授信金額確實有減少,其中以有做中資企業聯貸案的銀行減少趨勢較為明顯,「一方面可能是基於風險考量,另一方面可能是總行也傾向不鼓勵新增純中資企業的放貸。」
照往例,較為嚴謹的台資銀行只會購買相等於國家主權評等的金融債券,銀行高階主管表示,「風險可說是微乎其微,我們也不需要改變策略。」另一位銀行高階主管直言,台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經營已經很辛苦了,未來只會更辛苦,主要是沒有在地化經營策略,授信受台灣母行限制嚴格,吸收的存款運用管道少,甚至可能連債也不敢買。
銀行高階主管建議,台資銀行未來應該朝兩大方向邁進,第一,做沒有風險性的業務,例如賺取手續費收入,台資銀行應該要多著墨在理財信託商品的推廣,中國大陸相當缺乏好的資產,應利用台資銀行嚴謹聞名的商譽設計、販售商品;第二,可以增加債券投資,除了主權評等及債券,有不少城投債(又稱準市政債,是地方投融資平台作為發行主體,公開發行企業債和中期票據,其主業多為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或公益性項目)收益率都不錯,只要小心挑選標的,除了利息收益之外,未來若中國大陸進一步降準,還可能產生資本利得。
如果還想要推展授信業務,銀行高階主管認為,台資銀行可以盡量跟著中國大陸政府的腳步走,像是近來中國大陸政府極力推廣的小微企業、小農、三代半導體等等,不只是塊商機,中國大陸政府還有可能給糖吃。但是台資銀行要承作小微企業最大的問題是資訊不足、審核流程冗長,他直言,「現在中國大陸沒有在一筆一筆的審查,全部用電腦系統審核,資料一輸入下去,5萬筆貸款一天就可以審理完畢,後天就能撥款。」他透露,目前已有台資銀行打算跟進,如果系統建置成功,可以針對每個產業設定不同的參數,透過大數據管理,就可以審核出是否符合授信標準,也可以試算出客人需要的額度,數位化、智能化的趨勢已成定局。
儘管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恆大事件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反思一切的根源是出自於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政策,今天是房地產,未來是什麼大家都不知道,兩位銀行高階主管一致呼籲一般投資人,購買中國大陸高收債券基金,務必了解基金組成內容,且基金公司對於中國大陸高收益債券基金的組成揭露應該要更透明,並且主動通知投資人,才能讓投資人在接收足夠資訊的情況下,訂定投資策略。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台灣銀行家】恆大這把火會不會燒到台資銀行?銀行高階主管表示,主管機關對台資銀行的中國大陸曝險有嚴格限制,所以恆大的案子,台資銀行直接、間接授信或是參與聯貸案的情況應該是沒有,衝擊不大。
一家大到可以入圍《財富》世界500強的超級房產集團――恆大,靠著錢滾錢滾出2兆元人民幣的資產規模,相當於中國大陸GDP的2%。但是當中國大陸政府開始全面推行去槓桿化政策「三條紅線」,明確規定資產與負債、淨債務與股權、現金與短期債務的比例,富可敵國的恆大集團即驚爆流動性問題,包括貸款、債券、信託產品以及拖欠承包商、供應商款項等負債高達3,050億美元,更進而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各界擔憂將演變成為金融危機。
在台灣,不少銀行也「皮皮挫」,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1年第1季,台灣金融業包括銀行、壽險與證券等,對中國(包含香港)曝險達3.4兆元新台幣,占金融業海外總曝險高達17%,為台灣金融業第二大海外投資市場,僅次於美國,若是中國大陸爆發金融危機,台灣恐遭波及。
長期與中資銀行接觸的台灣金融研訓院2021菁英講座陳保全表示,中資銀行通常都以國家政策優先,當政府訂出目標,就會舉國齊心達成,哪怕採取的措施會在日後砸到自己的腳,甚至是殺雞取卵。以近期的限電為例,導因就是中國大陸政府訂出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他直言,「2050年(甚至更早)要達成碳中和,一旦訂了指標,無論如何一定要達成。」
 是否惡化?觀察兩大指標
一直以來,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創造史上最長的正成長紀錄,大幅倚賴房地產業的發展,為了維持經濟榮景,不計代價的讓開發商資產膨脹,就是造成恆大事件的元凶。恆大債務問題是否進一步惡化,陳保全點出兩大指標,第一是中國大陸對開發商的態度,雖然中國大陸政府說要去槓桿化、房地產「三穩政策」,但現在中資銀行仍有一份開發商白名單,還是可以對名單上的企業放貸,未在名單上的可擇優處理,恆大至今尚未除名,也未見進一步限縮的現象。因此他認為,中國大陸對於打房的力道並不強硬,恆大不至於失去政府支持。
另一個指標則是銀行的態度,只要銀行抽銀根,恆大集團恐怕就要面臨破產、重整的問題。但是陳保全認為,若是銀行讓恆大爆掉,恐怕就會引發連鎖效應,屆時可能會有十幾家開發商連環爆,要銀行承擔這樣的風險,他們恐怕不願意,若政府的態度沒有驟然轉變,銀行理應會繼續支持下去。
一位曾外派至中國大陸民營子行的高階主管表示,恆大事件當然對中國大陸開發商、房地產一定有連鎖效應,不過就目前觀察,外溢效應還在可控範圍中,因為恆大的債權有60%至70%是歸屬於銀行,且都是中資銀行,「而中國大陸的銀行都賺很大,所以對他們來說影響也不大,況且中國大陸政府看似有意解決,風暴應該不至於再擴大。」
另外一位曾外派至中國大陸公股子行的高階主管也同樣指出,恆大不會成為第二個雷曼兄弟,一來債權相當分散,二來中國的銀行相較其他國家有結構性的差異,換句話說,銀行非常賺錢,一年的淨利潤可突破兆元人民幣,況且還有呆帳提存,利用時間換空間,大概5年內就可以消化掉這波衝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無需擔心。
最壞狀況:重整,由國營企業接手
中國大陸人行金融市場司長鄒瀾10月15日對外表示,恆大金融負債不到三分之一,債權人也分散,單個金融機構風險敞口(未加保護的風險)不大。總體來看,對金融業的外溢風險尚屬「可控」。將督促恆大集團加大資產處置力度,加快恢復項目建設,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在此過程中,金融部門將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項目復工的金融支持。
這位民營銀行高層解讀,中國大陸人行不只是出面穩定市場情緒,還下令中資銀行不能斷恆大的金流,一來可以降低民怨,二來可以讓恆大繳出工程款,營造商、供應商、民工等等都能拿到錢,對中國大陸經濟造成良性循環。若是恆大集團真的無法承擔債務,最壞的情況是重整,並由國營企業接手,而進入重整階段最大的受災戶是銀行。不過他強調,以台灣的角度來看,恆大債務的絕對數值好像很可怕,但是以中資銀行的量體來看的話,恆大授信金額雖然不小,但整體風險在可控範圍內。
台資銀行靠自律、風控躲風暴
另一位高階主管也表示,台資銀行承作開發商授信金額都不大,恐怕占比不到整體的10%。一方面台資銀行在中國大陸分行、子行,大都是做台商生意,對中國大陸企業比較不熟,不會貿然行事;另一方面,按照徵信標準,很多中國大陸開發商完全達不到標準。
觀察下來,台資銀行似乎靠著高度自律、嚴格風控,成功躲過恆大事件這波狂瀾。不過背後最大的功臣可能還是在於中國大陸本身。銀行高階主管指出,中國大陸企業的財報真實性、資訊揭露的透明度讓台資銀行對於授信存有高度疑慮,獲利大多來自於金融資產的收益。授信做得少,踩到雷的機會也就相對少。
花費大把力氣在中國大陸設立分行、子行,但卻只能參與部分聯貸案與購買金融債,加上疫情、美中貿易戰、兩岸僵局、恆大等因素,讓不少銀行對於中國大陸市場更持保留態度。銀行高階主管透露,整體而言,今年台資銀行在中國的授信金額確實有減少,其中以有做中資企業聯貸案的銀行減少趨勢較為明顯,「一方面可能是基於風險考量,另一方面可能是總行也傾向不鼓勵新增純中資企業的放貸。」
照往例,較為嚴謹的台資銀行只會購買相等於國家主權評等的金融債券,銀行高階主管表示,「風險可說是微乎其微,我們也不需要改變策略。」另一位銀行高階主管直言,台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經營已經很辛苦了,未來只會更辛苦,主要是沒有在地化經營策略,授信受台灣母行限制嚴格,吸收的存款運用管道少,甚至可能連債也不敢買。
 授信數位化、智能化趨勢成定局
銀行高階主管建議,台資銀行未來應該朝兩大方向邁進,第一,做沒有風險性的業務,例如賺取手續費收入,台資銀行應該要多著墨在理財信託商品的推廣,中國大陸相當缺乏好的資產,應利用台資銀行嚴謹聞名的商譽設計、販售商品;第二,可以增加債券投資,除了主權評等及債券,有不少城投債(又稱準市政債,是地方投融資平台作為發行主體,公開發行企業債和中期票據,其主業多為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或公益性項目)收益率都不錯,只要小心挑選標的,除了利息收益之外,未來若中國大陸進一步降準,還可能產生資本利得。
如果還想要推展授信業務,銀行高階主管認為,台資銀行可以盡量跟著中國大陸政府的腳步走,像是近來中國大陸政府極力推廣的小微企業、小農、三代半導體等等,不只是塊商機,中國大陸政府還有可能給糖吃。但是台資銀行要承作小微企業最大的問題是資訊不足、審核流程冗長,他直言,「現在中國大陸沒有在一筆一筆的審查,全部用電腦系統審核,資料一輸入下去,5萬筆貸款一天就可以審理完畢,後天就能撥款。」他透露,目前已有台資銀行打算跟進,如果系統建置成功,可以針對每個產業設定不同的參數,透過大數據管理,就可以審核出是否符合授信標準,也可以試算出客人需要的額度,數位化、智能化的趨勢已成定局。
儘管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恆大事件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反思一切的根源是出自於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政策,今天是房地產,未來是什麼大家都不知道,兩位銀行高階主管一致呼籲一般投資人,購買中國大陸高收債券基金,務必了解基金組成內容,且基金公司對於中國大陸高收益債券基金的組成揭露應該要更透明,並且主動通知投資人,才能讓投資人在接收足夠資訊的情況下,訂定投資策略。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