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減少碳排的意識興起,政府又祭出燃料、牌照稅免徵的狀況下,電動車的接受度,近年持續成長;也促使各大車廠紛紛推出「純電車」。特別是知名廠牌的暢銷車型,即將改款回歸,又將為車市帶來一波話題性跟採購熱潮。有些車主已經為此開始做功課,同時卻也擔心著充電樁型號不一、數量又不足的問題,哪時會解決。
車主林子軒:「因為它的方便程度,必須要遠大過油車,你加滿2000塊的油,它號稱可以跑到700到800公里,那現在我充電充好了之後,它將近是550公里,看似是比較少的,但因為在台北市行進的區間當中,美國廠牌是非常非常省的,所以實際上我們用週期來看,跑一樣的里程數,我一週不需要再去充電,可是我油車一週就必須要去加油,因為我有三個小孩,所以我七人座的車子上面,美國廠牌很明顯,它的空間感就是變好的。」
當了近十年,歐美車系的愛用者,林先生從油車換電車,毫無適應期,經濟能力許可下,2024年電動車市場,估計又是一波爭奪戰,特別是曾經的熱門車款,將改款回歸。
從2023年台灣市場數據來看,價位同個區間的電動車款。
美國領先廠牌,中型SUV單年掛牌數就接近一萬輛,而瑞典廠牌雖然價格又高了些,掛牌數排行榜卻緊追在後,日本韓國兩大知名品牌,選購人數也逐漸增加,市佔率的變化,顯示功能性也是選擇廠牌一大考量。
汽車網站總監曾彥豪:「你是一個3C或者是科技的重度擁護者的話,當然美國廠牌這方面還是有絕對的優勢,而且領先的幅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你還是比較喜歡一種,傳統車子駕馭的感覺,真的是要滿足開車或日常代步而已的話,其實傳統品牌的電車是可以考慮的,因為兩個設計的最終的原則其實是不太一樣的,我想傳統品牌的純電車,一般就反映該品牌的一些特色,比如說像日廠的話,它可能就是經濟耐用比較平實的定位,瑞典廠牌的話訴求的就是安全,像其他的比如說韓國品牌的話,它就是比較漂亮的外型跟內裝等等。」
2024年才開始不久,有些車主已經在為換車做功課。
車主許峻銘:「其實我工作需要,本來是想說就買個大概150萬左右的車,然後那時候有看到德國廠牌之類的外匯車,那後來就是發現,坐那個共享車坐到,然後發現很不錯,因為主要有個是我的充電口是舊款的TPC的,那現在大家流行主流是CCS2,那第三方充電也都是CCS2的,對所以才有考慮要換,那還有通風座墊,還有這個很炫炮的氛圍燈。」
剖析消費需求,外在形象只是一時,畢竟車輛不是消耗品。
車主許峻銘:「所以油錢完全不用算,一年省下大概10萬塊,那如果開車開五年就省50萬,充電速度跟里程,還有就是它的方便性,就是我要找充電樁的方便性,跟整個系統的整合性。」
也就是這道難題懸而未決,讓電動車除了售價問題,政策面再怎麼鼓勵,觀望的人依然佔了絕對多數,因為要價五千元以上的充電轉接頭,也是一筆花費。
充電樁安裝廠商張為光,在充電接頭的部分,目前因為各家的充電樁的規格,也都還沒有統一未來也不會統一,我認為在台灣,我不會看到統一的這個時候,那各車廠反而就是相對,變成說加入不同陣營,來做彼此的角力。
首當其衝的,就是充電樁設置,公有充電車位仍供不應求,好不容易搶到位置了,還要再面對一次市場現實。
買車容易養車難,公權力的影響如果太少太慢,民眾被迫買單的,恐怕不只車價。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