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掉要重聽+太耗時 陸年輕人怕收語音訊息

2017/09/12 18:14

大陸通訊軟體微信,擁有近10億用戶,2011年推出時,「語音訊息」功能,贏得不少用戶的心,尤其是對不會打字的中老年人來說,統計顯示去年有16%的微信訊息,是通過「語音」發送,但對年輕一代的用戶來說,卻很討厭收到語音訊息,他們認為明明可以用打字,為何要用語音,一則最長還60秒,漏掉得重聽,難怪就有人形容,只有在聽語音訊息時,才知道一分鐘有多漫長。

 


不用打字,輕輕按住手機,用戶就能發送,最長60秒的語音訊息,2011年微信推出時,語音訊息幫忙贏得不少用戶的心,尤其是不會打字的中老年人,但想像一下發60秒語音從頭聽到尾,是甚麼樣的感覺。

民眾:「你腦子有炮嗎?你有病呀,很煩很煩是吧,(你什麼感覺)煩呀。」

對年輕一代的用戶來說,多數感受是明明可以打字,為什麼非得發語音,而萬一在上班又不能點開來聽有多麻煩呀,不是沒耐心,有分析佐證,閱讀100個字的資訊只要9秒,但聽完100個字要22秒。
 


民眾:「用我的微信給你發60秒的語音,這不是一條正常的語音,而是一條60秒的語音。」

根據網路公司統計,2016年有16%的微信資訊,是通過語音發送的,而whatsapp在2014年的語音占比只有1%,其中55歲以上的使用者平均發5則訊息,就有一條是語音,雖然滿足不同用戶需求,但也有人形容,只有在聽微信語音時,才會體會到一分鐘到底有多長。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更新時間:2017/09/12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