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兆商機! 陸制服王大數據造衣

記者 高嘉甫 / 攝影 蔡明勳 報導

2017/03/04 19:13

大陸傳統服飾產業現在也引進智慧化管理,尤其大陸高中以下學生人數,2016年來到1.6億人,光是制服需求量就存在龐大商機,市場規模上看4兆台幣,為了搶制服錢潮,業者也開始運用大數據加上紅外線掃描技術,快速量身標榜2小時就能交貨。

 


相同動作重覆再重覆,看起來毫無技術門檻,但把場景拉大,原來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負責的工序,形成一個小型產業鍊,每80秒蜂鳴器就會響一次,就像迴轉壽司台,裁縫工人接力補貨,合格率、完成率、衣服數量通通秀在跑馬螢幕上,把產線產能數據化。

制服生產商總裁張敏書:「改成單件流水,相當於我們整個一件衣服,比如說有300道工序來完成,就是一件衣服一次性完成。」

對比傳統成衣廠所有人都做同一道工序,得完成一定的量才能繼續往下走,只要出小差錯成品速度就會被拖慢,多了智能設備輔助,一件一件作為基本單位,可以隨時修正問題,效率相對提升。
 


制服生產商總裁張敏書:「比以前的效率提升了4倍,相當於現在1個人,可以完成過去4個人的工作量。」

靠物聯網科技搶攻服裝市場,當然不會只侷限在制服這一塊,還要瞄準客製化商機。

TVBS記者高嘉甫:「走到圓盤後,機器會自動旋轉一圈,透過紅外線掃描,可以測量出包括身高、體重、腰圍等等的個人數據,利用這些數據結果,只要再等大約2個小時時間,就能拿到自己所喜歡的款式、還有布料做出來的衣服。」

國際快時尚品牌攻勢猛烈,幾乎2、3週就有新款,產量大也打價格戰,服裝市場競爭激烈,傳統產業期望靠智慧化產線拉高競爭力,在一片廝殺中走出自己的路。

更新時間:2017/03/04 19:5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