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部長宣布,不再向烏克蘭提供軍援,消息一出,引發部分盟國的不解與憤怒,不過英國BBC和美國紐約時報分析,德國自二戰後就成為一個反戰情緒強烈的國家,盡可能不對交戰區輸送武器,加上曾經遭受納粹歷史的創傷,所以更希望採取對談的方式降低武裝衝突;另一方面,就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之後,拋出願意調解兩國衝突的意願,也讓德國有了順水推舟的機會,一邊做球給中國,一邊又可以從俄烏戰爭的泥淖中脫身。
究竟德國有什麼苦衷,要在西方各國持續軍援之際,退出援烏行列?德國聯邦軍事委員會委員霍伊格爾,就在議會中提出解釋,目前德國聯邦國防軍面臨裝備嚴重不足的情況,從2022年爆發俄烏戰爭之後,至少抽調了近一個旅的兵力和裝備,前往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協助北約的東部防線,導致庫存缺口愈來愈大,主戰坦克及裝甲車的數量不斷減少,機艦方面也因為這些臨時編組任務的需要,出現調度上的困難,更重要的是,這些臨時任務已經影響部隊正常的例行訓練。
此外,德國從最初婉拒提供武器援助烏克蘭,到最後同意交付多種裝備-包括數十門自走砲、Iris-T防空飛彈系統、榴彈砲和數百萬發彈藥-讓軍備補充愈發捉襟見肘,尤其軍武的生產設備已經封存,如果要重新啟動,又需要通過相關部門與國會的監督審查,經過同意後,廠商才能依法生產,這些程序都是影響軍備補充的關鍵,即便總理蕭茲在去年承諾,會將德國的國防開支增加到北約規定的要達到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眼下的困難,無法在短時間完全滿足庫存需求。
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也在接受「週日世界報」訪問時表示,由於德國聯邦國防軍無法在2030年前,完全填補現有的軍備缺口,並且強調身為國防部長的他「不能把一切都給別人」。加上德國國內對於援助烏克蘭的決定,已經出現憂慮的聲音,也使得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軍援烏克蘭的正當性。不過英國BBC和美國紐約時報則分析,德國之所以拒絕再對烏克蘭提供軍援,來自於德國政府長久以來,對於軍事衝突地區所採取的政策都很克制,盡可能採取外交斡旋以降低衝突;加上曾經遭受納粹歷史的創傷,也讓德國成為一個反戰意識很強的國家。
值得觀察的是,就在德國陷入軍援與否的困難決定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俄行程,卻為德國提供了一個解套的方案,也就是習近平表示中方有意願調解俄烏兩國的軍事衝突,如此一來,也讓德國有了新的選擇,在不違背反戰的基本國策下,除了順水推舟做球給中國,又可以消彌國內反對提供武器裝備給烏克蘭的雜音。幾經考量之下,德國做出拒絕再軍援烏克蘭的決定,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對於中方而言,有別於一年前俄烏戰爭爆發時,北京當局對這場衝突的相對沉默,為什麼會在一年後出現大幅度的轉變?西方專家解讀,這樣的變化,來自於中國國內的政治情勢發展,因為在一年之前,習近平的首要工作,是在確定自己擔任國家領導人的第三個任期不致出現變數,所以他要大費周章處理(剷平)黨內的不同意見,等到習的第三任期定調之後,這位中共領導人勢必要端出顯而易見的成績單,來證明他有能力來處理國內外各種複雜情勢。當然也有學者和專家抱持另一種看法,認為中方趁著俄烏兩國打到兵疲馬乏之際,想要來個不費吹灰之力的大豐收,一面擴大中國在國際間的影響力,塑造習近平維護全球和平的形象;再來又可以提升他在國內的聲望,強化第三個任期的合理性。
習近平如此精打細算,註定這樁買賣就是穩賺不賠,差別只在於賺得多或少而已。而且既然美國已經擺明了,中國就是美國當前和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那麼中國自然不能坐等挨打,與其處處被美國在全球營造的「中國威脅論」制肘,倒不如先來個回馬槍殺得老美措手不及,一邊釋放出美國就是挑動「區域衝突製造者」的氣氛;一邊又可以藉機拉攏因為俄烏戰爭,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歐洲國家,對北京當局來說,怎麼能讓這種「一魚多吃」的好康,白白從眼前溜走?
如果中方的提議能為俄烏雙方所接受,自然對習近平是大大的加分;要是談不成,習近平因此而失分的風險又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畢竟打了一年多的俄烏戰爭,已經讓全球政治、外交、經濟與糧食安全都大受影響,西方陣營在美國的壓力下,無不苦苦支撐,對於戰場不在本土的美國來說,他所受到的經濟、安全與能源威脅,遠遠小於歐洲各國,所以美方等於「做著說話不腰疼」,受苦的反而是戰前對俄羅斯依賴較大的歐洲,因此,就在中方拋出橄欖枝,表態願意扮演「和事佬」之際,包括德國和西班牙在內,就表示樂觀其成,並肯定中國在俄烏衝突中所做出的努力。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3/06/13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