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壓電價怎麼做? 看懂歐洲能源定價機制和各國補貼效果

責任編輯 吳家瑜 報導

2022/08/31 16:36
歐盟電價持續飆升。(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歐盟下週將討論如何聯手壓下飆高的電價,例如對再生能源業者課稅或對天然氣業者補貼,反對者認為這是妨礙能源轉型的長期財政無底洞,而西班牙率先補貼反讓法國搭便車,更考驗歐盟能否發揮集體行動力量。

不同於台灣的電價由台電制定,電力自由化的歐洲則交給市場機制。但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週一在挪威的一場論壇上,將當前的能源危機與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相比,他說:「我們那時候做了什麼?我們直接干預了市場。」

 


比利時是近期率先主張歐盟應該對電價設定上限的國家之一,布魯塞爾時報(Brussels Times)報導,德克魯週二再次呼籲:「當市場不能自己冷靜時,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幫它冷靜下來。」

上週五,歐洲市場指標的德國未來一年天然氣期貨價格飆到每百萬瓦/時(mwh)995歐元(約新台幣3萬元),是去年的10倍。本週雖因德國天然氣庫存量已達80%而略有跌價,但仍是俄烏戰爭前的好幾倍。

天然氣約占歐陸國家能源需求的1/4,卻主導了歐洲的電價,據歐洲新聞網(Euronews)解釋,歐盟的電力批發市場是以「pay-as-clear」模式運作,也就是當所有種類的能源一起進入市場拍賣,即便天然氣、風力、太陽、核能⋯⋯都以各自的不同成本來出價,但最後大家都能以最高的那個價格賣出,以現況來說就是成本最高的天然氣決定了全體電價。
 


這個定價機制的設計原本被讚為公開透明且可促進綠能轉型,但自從天然氣價格與其他能源差距越拉越大,成本較低的再生能源和核能業者就受到抨擊,因為他們成本沒增加,卻搭著天然氣的便車而享暴利。

至於天然氣的成本變化除了實際供需推動,也有很大原因來自預期心理。例如俄烏開戰初期,俄國能源公司說會按合約如期供應,因此3月中到6月的短期(一個月)期貨價格浮動在100歐元mwh上下,還算穩定,但當俄國幾次耍出斷供手段,且德國等開始大撒錢買天然氣拚庫存,7、8月價格就一路走高。

所以市場早就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於是,比利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近來積極鼓吹設定電價上限,或讓天然氣價格與電力市場「脫鉤」。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一也表示,歐盟打算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緊急干預電價,二是推動長期的電力市場改革。

她說歐盟必須向市場傳達訊息:「(電價)只能到這裡,不能再多了。」

許多歐洲國家已有各種補貼民眾能源開銷的短期做法,例如減免附加稅、直接給低收入家庭一筆錢,如今歐盟想直接管制電價,能怎麼做?

短期見效方法還是不外課稅與補貼,向再生能源、核能業者收取暴利稅,或對天然氣業者補貼,以此來平抑消費者的電價。目前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搶先定出40歐元mwh的電價上限,並由政府出錢補貼天然氣電廠的成本與價格差距。

結果,據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在歐洲便利的電力跨境輸送下,西班牙相對低價的電力就流到了法國追逐價差,自6月西班牙新措施以來,出口到法國的電變成以往的4倍,業者估算這相當於西班牙政府補貼了法國消費者12億歐元。換言之,歐盟國家若行動不一致,就可能出現漏洞、降低政策效果。
 


比利時能源部長范德史卓登(Tinne Van der Straeten)在推特上示警:「如果什麼事都不做,未來5到10個冬天將會很可怕。」

但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引述反對者看法,經濟學者葛羅斯(Daniel Gros)認為補貼石化能源與歐盟追求零碳排的目標相違,能源政策分析師肯弗(Claudia Kemfert)則認為,為整體電價設定天花板將造成代價高昂的長期補貼,她主張採取減少特定消費者負擔的政策。

無論如何,能源巨企殼牌(Shell)執行長范柏登(Ben van Beurden)週一在挪威的論壇上說,高價能源「將持續好幾個冬天」,這恐怕是歐洲老百近來付電費帳單時會心心念念的一句話。(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更新時間:2022/08/31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