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大陸的對抗不見緩和跡象。(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美國和中國大陸的對抗不見緩和跡象﹐繼貿易戰、科技戰之後﹐即將登場的將是金融戰;而美中金融戰的第一個戰場﹐很可能就在香港。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0日表示,已向北京提交在香港實施「反外國制裁法」的意見,支持把有關法例引入「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實施。此前香港政界傳出本月十七日召開的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增加香港及澳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大陸全國性法律,也就是將大陸新通過的「反外國制裁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在港實施。
根據中國人大已經通過落實的《反外國制裁法》,當中列明「任何組織和個人均不得執行或者協助執行外國國家對我國公民、組織採取的歧視性限制措施」。香港法律界人士分析說,中國「反外國制裁法」如在香港直接實施,可能導致外資大量撤退,甚至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變色。因為配合美國制裁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就等同違反中國《反制裁法》、但如不配合卻又等同違反美國的《制裁法》。這無異於逼香港所有境內金融機構只能選邊﹐因為一家外資銀行不能既執行美國的制裁,又支持中國大陸的反制裁﹐也等於把美中金融戰正式搬上檯面了。
 
情勢會不會演變到這樣直接的衝突﹐目前還不得而知﹐因為還要看大陸全國人大最後通過的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法律版本內容﹐也要看香港法院屆時如何解釋法條的適用。於此同時﹐北京當局正加緊拉攏美國華爾街財團﹐明顯是採取軟硬兩手策略。
日前美國摩根大通集團宣布,中國證監會已批准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持有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這讓摩根大通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於2019年成立,2020年3月正式開展業務,是首批設於中國的外資控股券商。當時摩根大通持有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51%股權,其餘49%股權由一些中資企業分別持有。
摩根大通一直希望全資擁持金融牌照,去年就兩次作出股權收購,分別將基金管理和期貨的業務股權增持至100%,成為中國首間能全資控股中國期貨公司的外資銀行。而這次則進一步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在此之前,花旗集團也已獲得中國基金託管業務的最終批准。今年6月,美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也公布,他們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獲得中國證監會給予的業務許可證。
中國當局開大門、迎外資的動作﹐反映在美中關係極端緊繃之際﹐北京瞄準華爾街財團「以夷制夷」的操作策略﹐擺明刻意拉攏美國華爾街財團,讓他們分享中國市場開放的利益﹐再利用他們反過來向美國政府施壓,去牽制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金融戰出招。
北京這套做法似乎已經發生效果﹐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日前30多個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商業團體向華府發出公開信,呼籲拜登政府重啟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以及削減進口關稅,因這些關稅拖累美國經濟。據報,這次向華府發信的商業團體,包括美國商會、商業圓桌會議、美國零售聯合會,以及美國農業事務聯合會等﹐另外還有晶片生產商及農場營運者等行業代表。
他們在信中表示,中國已經達到和兌現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中的「重要基準和承諾」,包括向美國金融機構開放市場,以及減少對美國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的一些監管壁壘﹐強調要確保中國履行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的餘下承諾,包括保護知識產權等,美中進一步會談將是唯一方法。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及財政部發言人尚未就信件作出回應。
綜合來看﹐這個八月將是美中關係的關鍵月份﹐有太多可能衝擊兩國的事情正要發生﹐包括:
 
一、美國即將公佈病毒溯源調查報告﹐勢必引發美中新一輪的國際輿論戰﹐中國先發制人由三大智庫推出2.3萬字的報告﹐直嗆美國是抗疫失敗國等八個全球第一﹐同時以中、英、法、西班牙語發布。
二、8月17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增加香港及澳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大陸全國性法律,將大陸新通過的「反外國制裁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一旦在香港依法實施﹐很可能引爆美中金融熱戰。
三、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引渡案8月4日在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再次開庭,進入主審法官作出可否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判決前的最後一輪庭審。與此同時,加國公民謝倫伯格在中國走私毒品案,則在二審時仍維持死刑原判,明顯「不是巧合」。
近來因中國強化監管措施﹐造成港股巨幅下跌﹐外資掀起是否「去中國化」的議論;但相比起即將來臨的美中病毒溯源戰與跨國金融戰﹐對資本市場的震盪相信只會更大。對國際投行來說﹐雖說富貴向來險中求﹐恐怕也要有綁緊安全帶的準備才行。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美國和中國大陸的對抗不見緩和跡象﹐繼貿易戰、科技戰之後﹐即將登場的將是金融戰;而美中金融戰的第一個戰場﹐很可能就在香港。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0日表示,已向北京提交在香港實施「反外國制裁法」的意見,支持把有關法例引入「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實施。此前香港政界傳出本月十七日召開的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增加香港及澳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大陸全國性法律,也就是將大陸新通過的「反外國制裁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在港實施。
根據中國人大已經通過落實的《反外國制裁法》,當中列明「任何組織和個人均不得執行或者協助執行外國國家對我國公民、組織採取的歧視性限制措施」。香港法律界人士分析說,中國「反外國制裁法」如在香港直接實施,可能導致外資大量撤退,甚至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變色。因為配合美國制裁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就等同違反中國《反制裁法》、但如不配合卻又等同違反美國的《制裁法》。這無異於逼香港所有境內金融機構只能選邊﹐因為一家外資銀行不能既執行美國的制裁,又支持中國大陸的反制裁﹐也等於把美中金融戰正式搬上檯面了。
情勢會不會演變到這樣直接的衝突﹐目前還不得而知﹐因為還要看大陸全國人大最後通過的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法律版本內容﹐也要看香港法院屆時如何解釋法條的適用。於此同時﹐北京當局正加緊拉攏美國華爾街財團﹐明顯是採取軟硬兩手策略。
日前美國摩根大通集團宣布,中國證監會已批准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持有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這讓摩根大通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於2019年成立,2020年3月正式開展業務,是首批設於中國的外資控股券商。當時摩根大通持有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51%股權,其餘49%股權由一些中資企業分別持有。
摩根大通一直希望全資擁持金融牌照,去年就兩次作出股權收購,分別將基金管理和期貨的業務股權增持至100%,成為中國首間能全資控股中國期貨公司的外資銀行。而這次則進一步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在此之前,花旗集團也已獲得中國基金託管業務的最終批准。今年6月,美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也公布,他們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獲得中國證監會給予的業務許可證。
中國當局開大門、迎外資的動作﹐反映在美中關係極端緊繃之際﹐北京瞄準華爾街財團「以夷制夷」的操作策略﹐擺明刻意拉攏美國華爾街財團,讓他們分享中國市場開放的利益﹐再利用他們反過來向美國政府施壓,去牽制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金融戰出招。
北京這套做法似乎已經發生效果﹐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日前30多個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商業團體向華府發出公開信,呼籲拜登政府重啟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以及削減進口關稅,因這些關稅拖累美國經濟。據報,這次向華府發信的商業團體,包括美國商會、商業圓桌會議、美國零售聯合會,以及美國農業事務聯合會等﹐另外還有晶片生產商及農場營運者等行業代表。
他們在信中表示,中國已經達到和兌現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中的「重要基準和承諾」,包括向美國金融機構開放市場,以及減少對美國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的一些監管壁壘﹐強調要確保中國履行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的餘下承諾,包括保護知識產權等,美中進一步會談將是唯一方法。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及財政部發言人尚未就信件作出回應。
綜合來看﹐這個八月將是美中關係的關鍵月份﹐有太多可能衝擊兩國的事情正要發生﹐包括:
一、美國即將公佈病毒溯源調查報告﹐勢必引發美中新一輪的國際輿論戰﹐中國先發制人由三大智庫推出2.3萬字的報告﹐直嗆美國是抗疫失敗國等八個全球第一﹐同時以中、英、法、西班牙語發布。
二、8月17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增加香港及澳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大陸全國性法律,將大陸新通過的「反外國制裁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一旦在香港依法實施﹐很可能引爆美中金融熱戰。
三、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引渡案8月4日在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再次開庭,進入主審法官作出可否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判決前的最後一輪庭審。與此同時,加國公民謝倫伯格在中國走私毒品案,則在二審時仍維持死刑原判,明顯「不是巧合」。
近來因中國強化監管措施﹐造成港股巨幅下跌﹐外資掀起是否「去中國化」的議論;但相比起即將來臨的美中病毒溯源戰與跨國金融戰﹐對資本市場的震盪相信只會更大。對國際投行來說﹐雖說富貴向來險中求﹐恐怕也要有綁緊安全帶的準備才行。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1/08/11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