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男子籃球準決賽,由美國和澳洲上演另類的NBA之戰。兩隊陣中幾乎都是現役的NBA球員,加上國際籃總在奧運前公布實力排行榜,澳洲高居第一,使得很多球迷擔心組隊時一波三折的美國隊,會不會掉進每隔16年就和金牌無緣的「奧運魔咒」裡。
美國與澳洲男籃隊在奧運準決賽狹路相逢,原本被視為是一場強強對話的矛盾之爭。因為雙方陣中幾乎都是現役的NBA球員。
美國隊的大當家非Kevin Durant莫屬,場均18分,是陣中的首席得分手;搭配後場也有12.75分進帳的Damian Lillard,以及平均11分的Zach LaVine組成先發,攻擊火力多點出擊。
不過澳洲隊也不是好惹的,在NBA征戰超過十年的Patty Mills,以平均每場貢獻20.75分領銜出戰,還有外線的JoeIngles和高大的內線球員Landale,絕對有能力和美國隊一拚。
第一節開始,美國隊雖然首開紀錄,但是接下來就看澳洲隊在外圍火力上的煙火秀,三分球6中4,儘管美國隊裡有Kevin Durant撐住場面,單節拿下8分,但是攻守組織都不如澳洲隊搶眼,讓美國隊在第一節就陷入苦戰,以18比24落居下風。
進入第二節,美國隊的進攻狀態依舊打擺子,反倒被澳洲隊拉出一波9比0的攻勢,甚至一度以28比41,兩位數的分差大幅落後給澳洲隊,直到第二節還剩2分半的時間,美國隊才找到攻防節奏,回敬一波7比0的反撲,以42比45,三分的差距結束上半場。
這下子讓很多球迷開始擔心,美國隊是不是又陷入了每隔16年,就和金牌無緣的魔咒裡。
打開美國奧運男籃史,以往這個項目都是美國稱霸的局面,但是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冠軍戰中,前蘇聯終場前三秒獲得兩次有利的改判,最後由貝爾洛夫投進致勝球,終結美國霸權,這個結果,也讓美國直到現在都拒絕接受當年的奧運銀牌;16年之後的1988年漢城奧運,美國和老冤家前蘇聯又在準決賽碰頭,這次沒有改判,但是前蘇聯硬是以82比76,將美國隊打進銅牌戰。
到了2004年雅典奧運,又是16年的輪迴,美國隊同樣在準決賽被「妖刀」吉諾比利領軍的阿根廷隊拒於金牌戰的門外,89比81第二度拿到男籃項目的銅牌。
有了這段歷史巧合,本屆奧運雖然因為疫情順延了一年,但是16年一遇的奧運魔咒會不會再度上演,不到比賽結束,誰也說不準。但是美國男籃鐵血教頭Popovich果然薑是老的辣,馬上改變策略,要求隊員加強防守、控制失誤。
這下有趣了,美國隊開賽就打出12比0的攻勢,一舉擊垮澳洲隊的士氣,第三節也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澳洲隊打不出上半場的節奏,單節拿下10分,只有美國進帳的三分之一不到,高下立判,澳洲從領先3分,一下子變成落後給美國19分。
雖然第四節澳洲力圖振作,但是已經打順手的美國,怎能讓到手的肥羊溜走,雙方你來我往,澳洲眼見大勢已去,乾脆換下主力,為銅牌戰先做準備,最終美國以97比78輕鬆過關。
Kevin Durant攻下兩隊最高的23分,替補上陣的Devin Booker也貢獻20分,澳洲隊則是以Patty Mills的15分最多,賽後波總還不忘給子弟兵Mills一個擁抱,除了有安慰,也是謝謝他在馬刺隊期間,對球隊的貢獻。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1/08/05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