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難民②】「爸媽說不必去學校」兒童頂著餅,老練的謀生著..

作者 土熊寶

2016/11/14 11:44
▲圖片來源/路透社提供

看過上一篇了嗎?原文請點>>【土耳其難民困境①】「收容」不是問題的解決,而是開始....

「阿比(土耳其文:哥哥),你有1里拉嗎?」一個男孩邊拉著我的衣角邊說到。

我跟朋友裝作若無其事地繼續聊天,過沒多久,男孩的聲音又從桌角傳來。

雖然1里拉折合台幣不過11塊錢,但我們都知道,這錢不能給,也給不起。

因為一旦給了,你便陷入「給不完」的輪迴當中,馬上會有更多孩子接踵而來,那更是麻煩。最後,在我朋友大聲斥喝下,男孩才悻悻然離去。我有點被我朋友嚇到,因為我從來沒有看過他這樣說話...

「他們是哪裡人?」

「大多是從敘利亞來的阿拉伯人或是庫德人。」

「在土耳其很多嗎?」

「以前不多,但近5年來人數卻明顯成長許多。」

「我知道土耳其收容了很多難民,但沒有想到他們只是到了土耳其,卻依然過著這樣的生活。」

「沒辦法,他們人數太多了,而且許多是非法的。」

「那...你們喜歡他們嗎?」

「誰會喜歡?你喜歡嗎?」

「⋯⋯」

往後,每當我再看到這樣的情景,腦中不斷浮現這句話:「你喜歡嗎?我喜歡嗎?」

「如果是你,你喜歡嗎?」

是啊!換作是我,我也不想看到自己國家內有那麼多來自其他國家的難民。我們連陸生納保與否都可以爭論不休了,更何況是要花我們納稅人的錢,來提供難民社會福利與保障,再說,這些難民背負了太多社會問題,並非只是收容而已。

短短5年內,因為阿拉伯之春而爆發的敘利亞內戰,進而衍生出的難民問題,瞬間席捲歐洲,緊鄰敘利亞又位處歐亞十字路口的土耳其首當其衝。目前,保守估計土耳其境內已有超過200萬難民,他們有一部分是來自敘利亞的合法難民,而有更多是非法的。

這些阿拉伯人與庫德族難民,家族龐大,卻又沒有能力照顧那麼多孩子,最後,只能變成社會的負擔,甚至,許多土耳其人擔心,再過十年二十年後,這些阿拉伯人與庫德人的人口數,會超過土耳其人,屆時,將考驗凱末爾主義中的「單一民族政策」以及土耳其的民族認同感。

正當我走在安卡拉的大街上,思索著如果難民在台灣,我們的社會可能會有什麼反應的時候,我的思緒被眼前的景象吸引過去。一個在賣Simit (土耳其芝麻圈餅) 的小男孩,頭上頂著整盤Simit在叫賣。

「一個多少錢?」我上前問到。

「一個1里拉,買十個送一個,你要幾個?」男孩熟練的回答到。

「好啊,那給我十個吧!謝謝!...你幾歲啊?」其實我從不愛芝麻圈餅。

「10歲。」男孩一邊裝餅一邊回我。

「那你怎麼不去學校呢?」

「學校...我不...我爸爸媽媽叫我來,說我不用去學校。」男孩天真的回答我。

「那你爸爸媽媽呢?他們去上班了嗎?」我繼續追問。

「沒有...他們在家...好了,這是你的餅。」

「謝謝你!你好棒!」

問了我朋友後才知道,很多難民到了土耳其,沒有得到太多照顧,只好讓家中的孩子出門謀生,有的到製鞋工廠當非法童工,有的則上街叫賣,再不濟就是利用民眾的同情心,讓他們上街乞討。

「難道政府都不管嗎?」

「怎麼管?工廠也需要便宜勞工啊。」

「那他們薪水如何?」

「很少,一個月才幾百塊(里拉),而且還會管制他們上廁所時間,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只有13分鐘。」

「那超過13分鐘會怎樣?扣薪水嗎?」

「不,隔天直接不用來了,後面還有很多人在等著上班呢!」

才正聊到這裡,遠處突然傳出巨大的聲響,吸引我跟朋友趕緊跑過去瞧瞧,沒想到,映入眼簾的是更不可思議的場景...

《未完待續》

>>來信投稿vanchang@tvbs.com.tw、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11/14 15:39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土熊寶

  • 自從大學進入政大土耳其語文學系後,便跟土耳其結下不解之緣。取得博士學位後目前回到母系服務,教授與土耳其相關之國際關係、民族與文化、歷史、地理等課程。並從事與土耳其及國際組織與伊斯蘭相關研究,致力推動土耳其與台灣之文化交流,並讓更多台灣人認識土耳其這個美麗又神祕的國家。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