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媽媽才知道!兒子&女兒:不責罵,也能用「這些技巧」改變我們!

作者 采實文化

2017/06/08 10:55
▲圖片來源/爸爸去那兒2 劇照

●對男孩要「簡單說明」,對女孩則「別把話說白」

「你為什麼就是不如你哥哥?」

「姊姊都能自己做好,你為什麼做不到?」

如果用這種方式對孩子嘮叨,一定不會有效果。把弟妹和哥哥姐姐作比較,就好像對兔子說「你為什麼不像金魚那樣會游泳」一樣,因為男性和女性,無論年紀大小,二者的本性皆有很大的差異。

男性和女性的腦部結構不同,男性掌管理論的左腦較發達;反之,女性掌管情感的右腦較為發達。那麼孩子呢?男孩的右腦發育比較慢,語言能力發展較遲緩,女孩的左右腦同時發育,因此,女孩的成長常常會比男孩還要快速。

長大成人後,女性的左右腦可以同時活動,能夠一次做兩件事以上。但是,男性一次只使用一側的腦部,因此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舉例來說,女性一面講電話,還能一面看書了解內容;男性一次做兩件事,就會講錯話,或是誤解書的內容,兩件事都無法專注。

再加上,男女的荷爾蒙分泌也有差別,男孩具有攻擊性,女孩則具防禦性;不僅在身體上有差異,就精神上而言,男孩和女孩也有許多差異。因此,接下來我就依據男女的特性,幫助大家了解對待男孩和女孩的正確方式。

●男孩的特質→ 父母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要碎碎念

(1)喜愛充滿緊張感的運動、遊戲等,可以競爭的事物

(2)所有事情都想要迅速解決,而不是仔細思考

(3)具有階級意識

(4)有強烈沉醉於某件事的傾向,做事時如果受到妨礙,就會有攻擊的傾向

(5)因為外向的特性,喜歡在外面玩,也喜歡動作大和激烈的遊戲

(6)對於視覺的資訊會有快速的反應

我在這裡特別仔細說明男孩的原因,是因為身為女性的媽媽和兒子的接觸時間較長。男孩子和媽媽們所認知的孩子特性有許多不同,因此,也應該採取不同的嘮叨方法。

男孩很善良、單純、暴力,具有和流浪的狼類似的性向。「男人是狼」這句話絕不是口說無憑,男性就像狼一樣重視階級,在狼的世界當中,階級低的狼會絕對服從階級高的狼,男人的特性在這方面相當強烈。

因為這種特性,認為母親的階級比自己低的男孩,就會不聽媽媽的話──這就是媽媽不能失去權威的原因。

在年輕的媽媽身上經常看到的行為之一,就是孩子不吃飯逃跑,媽媽拿著湯匙追在孩子後面拜託小孩「再吃一口好不好?」的模樣。這是母親因為疼愛孩子所做的犧牲,可是,這樣的行為雖然可以讓孩子再多吃一口飯,卻會降低媽媽的階級。

如果媽媽經常對調皮的男孩做出這樣的行為,擁有階級意識的男孩,當然會覺得自己的階級高於媽媽。換句話說,假如媽媽在孩子面前矮一截,就無法徹底的教育男孩。

因此,對男孩嘮叨時,要強勢明確地讓兒子產生些許緊張感,他們就會無意識地接受對方的階級比自己高。嘮叨的時候,絕對不要拐彎抹角的說,要單刀直入、直接切入重點。還有,因為階級意識,男孩討厭受到指使,因此嘮叨時,不能用命令的語氣。

此外,男孩還有一個特性,他們喜歡得到肯定,不喜歡被干涉。當他們靠自己的力量達成目標時,會很有滿足感;反之,當他們被干涉時,就會覺得自己的能力被輕看。尤其是熱中於某件事時,假如受到干涉,就會有攻擊性的傾向。

●孩子不是垃圾筒,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另一方面,男性心情不好或是備感壓力時,他們會不太愛說話。假如媽媽此時對男孩嘮叨,有時候孩子會閉口不言,媽媽就會覺得孩子看不起自己,因而大發雷霆:「你倒是說說話阿!你現在在反抗嗎?這種行為實在太沒禮貌了。我講話時你假裝沒聽見,這到底是誰教你的?」

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看輕父母,而是由於男孩的特性。在壓力之下,女性的話會變多,男性卻有完全相反的行為模式。

還有一件事,也是媽媽要特別留意的,男孩的邏輯感較好,因此他們非常討厭嘮叨個沒完沒了的行為。一般來說,女性說出越多內心話時,心情就會越輕鬆,就算無法找到解決的方法,光靠說話就能轉換情緒;這也是媽媽不斷對孩子嘮叨的原因。

對於沉默的孩子說:「你為什麼不說話?我們來談一談。」用這種方式發牢騷的行為,只會阻礙親子的對話,因為兒子認為用這種方式說話的媽媽,就是「讓我感到疲憊不堪的人」。

請媽媽們記得:「對男孩嘮叨時,態度要強勢,簡潔地直接切入重點,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簡單扼要的表達就好。」

●女孩的特質→ 話不用說白,「間接表達」也能聽懂

(1)動作小,行動範圍窄。

(2)不管是任何事情,都有持續進行的傾向,喜愛有趣的遊戲。

(3)對於許多事表現出興趣,靜態,防禦性。

(4)精神年齡比同年紀的男孩大6個月到1年左右。

(5)不僅是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五感皆均衡地發展。

有別於嚮往「垂直關係」的男孩,女孩子則嚮往「水平關係」,她們討厭的象徵命令的語氣。女性平時也較常使用間接的暗示,而非直接的命令。舉例來說,房間亂七八糟,媽媽想要打掃,可是自己現在正在洗棉被,於是,媽媽「間接地」表達自己希望孩子能夠幫忙:「媽媽要打掃房間,可是現在急著要去洗衣服。」

聽到這句話,女兒會知道這代表「去打掃房間」,反之,兒子接收到的訊息則是「媽媽很忙」。因此,對女兒嘮叨時,不能像對兒子一樣,採用直接的命令口氣,使用間接的語氣,女兒也能充分了解意義。所以,媽媽們才經常說:「養女兒很容易,養兒子很困難。」男孩和女孩有很不同的傾向,因此有許多難以了解的部分。

女孩子對於愛和關心相當敏感,她們和男孩不一樣,無論在任何方面,都喜歡被干涉。雖然男孩對於別人的干涉,會產生「被輕看」的感覺,但是女孩會覺得這是一種「關心」。

此外,男孩心情不好時,就會變得沉默寡言,反之,女孩反而會有話多的傾向。女性敞開心扉,將內心的話一股腦的痛快說出來,可以舒緩情緒。也就是說,這和事情最後如何解決的結論無關,只要透過「說」的過程,就能成功轉換心情。因此對女兒嘮叨時,父母要採取傾聽孩子說話的態度,讓她們多說話,當她們說出內心的話時,就很容易找到問題和改善的方法。

●對女兒話說時要溫柔,大吼大叫會使她害怕

另一方面,女孩對於粗魯的動作或語氣相當敏感。在她們習慣爸爸和兒子開玩笑時粗魯的肢體動作之前,很難接受這是「開玩笑」。尤其不能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嘮叨,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女孩表面上看起來若無其事,但是內心早就充滿恐懼感,會做出難以想像的行為。

對女孩嘮叨時,請使用溫柔的對話語氣,讓孩子有表達自己想法的餘地,這樣才會有效。

●責備孩子時,請用「我」當作開頭

我們說話時,經常會省略主語,也就是不說「我愛你」,而是只說「愛你」,就能充分傳達心意;省略主語「我」,有時會有更親密的感覺。

因為這種語言的特性,使用「你」、「我」等主語時會有些生澀,但是為了和孩子正確溝通,父母必須把主語完整說出來。

但是相同的主語,使用第一人稱的「我」,和使用第二人稱的「你」,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父母將自己的情緒以第一人稱的「我」直率表達時,大部分的孩子也會坦承自己的情緒。

這種方法在犯罪連續劇中,也是警官引導犯人自白時經常使用的心理技巧。首先,個性火爆的警官會用可怕的言語和行動來威脅犯人,然後會有一個溫柔的警官走進來,談論自己有困難時的故事,之後犯人就會說出自己的故事。

這種心理學的方法,也能運用在孩子身上,對孩子使用第一人稱,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討厭我兒子對別人沒禮貌,我希望我兒子可以懂得禮貌。」

「我因為你做的事非常開心。」

用這種方式也可以,不過前文也提到有一件要特別注意的事。使用第一人稱「我」說話時,可以傳達自己的情緒,具有肯定的效果;反之,使用第二人稱「你」的時候,就會產生否定的感覺。

●用「你」開頭的話,聽起來多半不舒服

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人們的對話,就能發現這個事實。舉例來說,發生車禍意外,雙方吵架時,其中一個人說出「你……」這樣的話時,就很容易演變成指責對方的情緒化爭執。

當然也還有其他的例子,像是「你去做……」這類的話,也有貶低對方的涵意。如果用「你」指責對方,大部分的人都會很不愉快。

因此,父母對孩子說「你為什麼這副德性?」、「都是你的錯」這樣的話時,一定要特別留意。

(作者/崔英民:擔任國小老師,大學主修國文,之後在夢想中的職場政府相關企業宣傳部任職;然而因為太喜歡小孩,再次就讀教育研究所,畢業後擔任教師

             朴美珍: 目前為童話作家、廣播作家、圖書館長。大學主修歷史,想要透過創作活動和更多人溝通交流,因此成為廣播作家。為了讓女兒書燕可以聽到更有趣的故事,因而開始創作兒童文學。

             歐靜文:目前為童話作家,大學主修國文,曾於大田日報新春文藝中當選童話家。在此契機之下,走上兒童文學之路,目前專門編輯兒童書籍。)

>>本文出自《聰明媽媽才知道的「嘮叨的技巧」:100個日常教養替代句,不吼叫、不責罵,我用「這句話」改變孩子!》一書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6/08 14:1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采實文化

  • ◆健康生活.心靈勵志.親子童書◆ 采實文化,致力幫助個人與家庭,達到理想生活。專注「健康養生」「健身減重」 「人文關懷」「心靈療癒」「親子教養」「童書繪本」,精心製作的每一本書, 都是為了讓讀者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安康的生活、更淵博的知識、更強韌的心 靈、更美好的未來。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