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醫生」和「親密育兒」哪個好?臨床心理師的經驗與領悟

作者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2017/04/13 11:50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近半世紀的論戰,「百歲醫生」和「親密育兒」學派育兒法各有擁護者,這兩種育兒學派到底哪個好?恐怕還是困擾著許多台灣的新手爸媽。

最近有新聞報導,新手夫妻依「百歲醫師育兒法」書中方式,讓剛滿月的新生兒放在嬰兒床獨自睡覺,嬰兒哭鬧也不理會,隔天發現兒子因趴睡窒息死亡。到底百歲醫生錯了嗎?

人家說,「老大照書養」,我也曾迷失在這兩育兒學派之間,加上各式理論與政府衛生政策的規範,猶如「緊箍咒」般對我產生許多嚴峻的考驗,讓幾年前生大女兒的我墜入「生不如死」的境界!到底可不可以趴睡?希望以過來人的經驗提供新手父母們參考。

生老大之前,和先生勇敢(現在想來真的是勇氣十足)訂了到府月子餐,想說夫妻兩人在家裡坐月子即可,有兩個大人一起照顧寶寶會有多難?後來自然產程順利,小孩生出來頗健康、沒有少幾根手指、腳趾,我們夫妻就以為任務解除了。

醫院配合政府政策,「鼓勵」母嬰同室和親餵,護理師們並不會主動告知「非政治正確性」的養育策略,包括使用奶瓶、奶嘴、配方奶,趴睡更是怒犯天條的事情。

產後住院三天,問題來了,頭一胎感覺奶來的慢又少,寶寶第二天開始常常哭,我一抱在懷裡就不哭;寶寶不吸乳頭,小頭左撇右撇好似犯人被逼供,好不容易吸住了,不到2分鐘就睡著。

因此之後的48小時,我的醫療床保持L型的狀態,旁邊併著寶寶的小床,寶寶哭了三分鐘,忍不住抱起來,塞奶拚搏10分鐘,然後媽媽斜坐在醫療床上,寶寶滑在媽媽肚子上,兩人昏睡20分鐘到40分鐘不等,之後媽媽驚醒,輕手輕腳地把寶寶放回小床,不到5分鐘寶寶開始狂哭…

無限循環,不分晝夜的無間地獄,我們夫妻被寶寶的哭聲追殺,寶寶母乳性黃疸、體重掉,媽媽也嚴重睡眠不足、焦慮。一整個就是寶寶餓死、媽媽累死的狀態。

醫院配合政府政策,不希望寶寶用奶瓶喝配方奶,避免寶寶「乳頭混淆」更不利媽媽親餵(寶寶變得喜歡吸可輕鬆喝到奶的奶瓶嘴頭而拒絕吸吮乳頭),不鼓勵使用奶嘴、奶瓶、配方奶等非政治正確性的育兒物品,便不會主動告知;護理師不主動告知,新手媽媽的我以為只能依照「一種」方式去育兒,當我遇到棘手的狀況,我便無其他選擇、無其他可參考的技巧來適應這突如其來的壓力挑戰,便覺得陷入絕境、孤立無援。

出院之後,寶寶還是不分晝夜地不斷哭泣、不吸奶頭,我用大號針筒收集奶水的速度比不上寶寶體重減輕的速度,回診時,小兒科醫師說:「還是快點餵配方奶吧﹗」我永遠記得,我的大女兒第一次喝到45c.c.配方奶的樣子,近乎秒殺喝完,彷彿餓了一世紀,我們夫妻同時又解脫、又罪惡,「為何執著於親餵讓我們差點餓死小孩?」都怪我們從小是好學生,對政令宣導和各式專家宣言皆毫無差池的聽令與遵守。

公公在我們出院後第二天來探訪,寶寶在主臥室裡的嬰兒床哇哇的哭著,公公著急地問:「小孩在哭了,不抱她嗎?」

我先生回他:「不能抱,小孩會習慣。」

我則累得兩眼無神癱坐沙發上,大女兒持續哭了20分鐘,我忍不住去抱她,一抱,馬上就不哭了。此時我內心的警報器響了:「會不會像書上說的,小孩從今以後就會常常黏在我身上,每天讓我哭,然後變成一個依賴又容易被寵壞的小孩?」

此時小孩抱著也不是,不抱也不是。

每天都是進退兩難的內外煎熬。

在五天不分晝夜的疲勞轟炸之後,我們夫妻終於收拾包袱,「逃難」到月子中心去了。

到了月子中心,簡直從地獄直奔天堂,我們夫妻的身心狀況也得以恢復,但到了出月子中心前一個禮拜,我又開始焦慮、失眠,深怕搞不定哭鬧的小人兒,向親戚和護理背景的同學諮詢趴睡經驗談,才發現身邊原來很多趴睡育兒的成功經驗,再參酌書本、網路的經驗分享和注意事項(包括床墊不能太軟、床上不能有枕頭和被褥、嬰兒雙手不能約束…等等),外加添購了呼吸感測器,剛開始在白天施行趴睡得以時時探視,

終於,大女兒在出生5個禮拜之後的一個下午,吸著奶嘴,趴著睡超過5個小時,當時內心既激動、又感恩,一個禮拜白日觀察結束,開始夜晚也讓小孩趴睡,先生是夜貓子,也不時探視小孩的呼吸狀況,結果,大女兒不到兩個月便可睡過夜,之後我們夫妻的育兒生活便有如倒吃甘蔗,開始享受其中樂趣,生第二胎時,我更下定決心,寶寶哭了就抱,甚至沒哭也一直掛在身上。

每個家庭的狀況、嬰兒的先天氣質與生理狀況都不同,我仍然建議新手爸媽重視醫學權威的研究結果,參照專家學者的意見,但若像我一樣感到處處碰壁,也不妨盡可能尋求適合自身狀況的資訊與建議,然後做出最符合寶寶利益和父母良心的選擇。

客體關係大師,溫尼考特有一句名言:「當個夠好的母親」,我想也適用於新手爸媽身上,期勉大家能脫離完美的想像和焦慮,輕鬆育兒。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4/13 16:1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 聊聊心理治療所院長,人我之間心理資源整合平台www.bu.com.tw創辦人,喜歡觀察自己和別人,擅於企劃有助於身心健康的文章、工作坊,企圖創造更多正向漣漪、互動和連結,希望身心靈健康與平衡的生活落實在人我之間。開了一間不像身心科診所而像Spa會館的店,有空來聊聊。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