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考生填100個志願?破解校系分數排名迷思!

作者 羅晴

2016/07/28 11:47
▲示意圖/達志影像/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昨日截止的大學志願填寫,除了曝露少子化的問題外,更有專家建議學生以夢幻、實際、保險為優先順序,填寫100個志願。昏倒!100個志願,不太可能全部都是自己有興趣的科系,不過在以學校、科系排名的制度下,大部分莘莘學子也只能這樣乖乖照做。

兩年前大家就在討論施振榮先生所說:「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在本月初的智聯網通識教育記者會上,他又再說了一次這個論點,然而筆者認為,其實不見得是上一代沒有給下一代舞台,而是長久以來社會觀點給各種不同的舞台貼上了高低優劣的標籤。

許多父母教育孩子讀書最重要,因為這就是你最好的出路,其他你喜歡的事情都是次要的、會讓你玩物喪志,且對未來的生計沒有用。但究竟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志」?

就讀北一女中的時候,我旁邊坐了一個很喜歡畫畫的女生,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只是靠自己的天份和興趣就畫得非常好。不幸的是,她不只會畫畫,還會讀書。高二下學期時,同學們發現她把畫筆收起來了。同時不見的,是她臉上那曾有過的快樂色彩。一問之下,她才肯說:「媽媽勸我不要再畫畫了,那個沒有用。我們快升高三了,我媽說我要專心準備考試、考上好大學,才有未來。」後來她和我一起考上台大國企系,開啟她父母所謂的「理想人生」。

我常想,為什麼台灣小朋友很愛看日本漫畫,而非台灣漫畫?會不會是本來要成為世界級偉大漫畫家的那個「小綠綠」,因為「不幸」很會讀書、很會考試,所以得要去讀北一女、臺大管理學院,因為分數太高而不能讀有專業繪畫訓練課程的技術學校,而最後成了一個跟自己從小的夢想完全不相干的「科技公司採購」?像她這樣的例子,最好的狀況可能是,靠著管理學院的學歷,行銷外國畫家的作品,勉強算是接近了自己喜歡的藝術領域。

為什麼那個消失的、可能偉大的畫家的媽媽,會認為畫畫不好,讀書才好?為什麼「畫家」在多數父母心中就是比不上「25k的藝廊品牌行銷主管」呢?職務名稱是「甜點品牌督導 」,難道就真的比一個「 做麵包的」來得高尚嗎?

問題的根源,也許就在於「校系排名」,讓各領域的舞台不再平起平坐。當絕大多數的孩子擠破頭想進入高分科系時,很少人注意到背後觀念的不平衡,導致許多孩子的其他才華或興趣被漠視。廚師的月薪很可能比台大畢業生高,可是當初這個人也許還曾被親戚數落:「啊你就是書讀不好才會來做這個。」在現代這個服務業興盛、人人追求好生活的時代,很會讀書考試的人才所能提供的價值,真的大於能做出美味佳餚的人才嗎?

其實,各行各業都是舞台,都需要「有腦袋、更有熱情」的新血注入。什麼時候我們能放下跟著校系排名走的荒謬職業迷思,讓各個領域都能吸納最好、最合適的人才,才能看見台灣行行出狀元的多元盛世。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尤其當「考試成績」已經覆蓋掉讀書、做學問的原始含意,這句話更不能適用於現代社會。對擁有各種不同領域才華的孩子來說,讀書、考試所帶來的成就感和社會認同,迫使自己漸漸對生命麻木、遠離真正會讓他感動的事物,也許這才是所謂的玩物喪「志」。

多元學習,精彩人生,推薦家長及學生參考《職人誌》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7/29 10:0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羅晴

  • 瑞士是全球統計最幸福的出生國,從臺北媳婦瑞士居的第一手生活體驗,為您剖析這個世界最富裕的小國,瑞士到底憑什麼?作者為台灣旅外創作歌手、作家。著有個人專輯《L.O.V.1.》及詩集《#星期二的詩》。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