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剩食問題如何解套?──政府力推「 3010 運動」 從應酬習慣改變

作者 換日線

2018/10/06 14:00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作者/《換日線》A子 & D子/走走。AkoDko:兩個女生,二十多歲,輔仁大學心理系畢業。一個緬甸華僑在台二代,喜歡電影和韓劇;一個曾祖父輩曾經接受日本教育,喜歡閱讀與日劇。在台灣相遇,長大後,成為行旅者,有時各自在不同的文化、歷史中流動,有時一起經歷旅途中的邂逅,經驗不同脈絡中的片段,內化成難以言喻的感受,也有時,我們只有彼此。)

 

 

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人們往往會發現日本是個講究「精緻」的國家。所謂的「精緻」是什麼呢?商品要精緻、服務要精緻、包裝要精緻、食物也要精緻,但這也導致了服務業人員的有苦說不出、包裝材料的浪費,以及本篇文章要談的「剩食氾濫問題」。

 

 

D 子在日本打工度假的時候,曾經在北海道富良野的餐廳工作了 3 個月的時間。期間餐廳舉辦過多次宴會,每每在宴會之前的採購,總是比往常多上 3 到 4 倍,並且從前一天就開始準備──從備料、前置製作、料理、擺盤等後續製作⋯⋯一直到最後送上客人的面前,每一個環節都要講究。我們這些服務生,也是一盤一盤戰戰兢兢地端著,深怕一個打翻、一個送錯,都會大難臨頭。

 

 

但宴會時最令服務人員崩潰的,並不是繁雜的前置作業和送餐過程;而是當人群散去,看著 5、60 個座位杯盤狼藉、剩食滿堆,想著該怎麼處理的時候。那才是真正令人頭疼的開始。

 

 

日本服務業以「衷心服務客人、不讓客人為難」為第一原則,北海道的餐廳老闆當然也是如此。故每次宴會時,都會細心估算每桌食物的份量,大則「一人分得幾隻炸蝦」,小到「一人吃到幾顆番茄」也得計算。但即便如此,並不是所有人的食量都一樣,仍會有不少人無法把自己的「配給」消化完。

 

 

日本一年的剩食,約是聯合國全年糧食援助總量的兩倍

 

 

根據日本環境省「平成 29 年」( 2017 年)的統計,光是平成 24 至 26 年( 2012-2014 年),每年都有 620 萬公噸以上,仍可食用卻被丟棄的「剩食」而這些剩食的來源,多半是「最佳賞味期」已過的食品,宴會時所剩餘、幾乎未食用的料理,以及家庭廚餘。

 

 

日本媒體也多次針對剩食問題做出相關報導,日本「食の研究所」於 2018 年 3 月的報導指出: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在 2015 年,共提供全球需要幫助的地區共 320 萬噸的糧食援助;這樣的援助總量,遠低於日本一年所丟棄的「剩食」總重──單單日本一國,平均每年都以全球食物援助總量兩倍左右的水準,持續丟棄仍可食用的食物。 

 

 

日本剩食的主要來源有三:一是食品製造業產生的過期食品;二是家庭所丟棄的廚餘;三則是餐飲業的顧客剩食及宴會剩食。目前日本政府及民間團體,在這三個造成剩食主因的環節上努力有所作為,並由政府帶頭政令宣導、輔導與獎勵,逐步產生成效:

 

 

「三分之一原則」的食品製造業潛規則

 

 

在日本剩食最大來源的食品製造業中,有被稱為「三分之一原則」(註)的潛規則,這也是日本食品製造業,成為剩食主要來源的原因。

 

 

日本政府於這幾年開始,推動「NO-FOODLOST」計畫,邀請大手(大型企業)食品業者帶頭改變,成功減低因這樣的「潛規則」而被浪費掉的食品。

 

 

至於家庭廚餘,則因沒有回收義務,所以政府方面較難強制執行,這導致了日本家庭廚餘回收,以作為堆肥或發電等再利用的比例偏低。於是自 2002 年起,東京的 NPO 團體發起 Second Harvest 「食物銀行」的活動:倡導家庭、公司團體、量販商等,將未開封、未過期但不食用的食物提供出來,再由 Second Harvest Japan的工作人員轉捐社福團體,提供給未能飽食的人。隨著此活動在近年日漸受到重視,參與率逐漸增加,也可望使家庭廚餘達到減量的目標。

 

 

「 3010 運動」,要從日本應酬習慣的根本改變起

 

 

而近兩年才開始推動的「3010」運動,則是針對宴會 / 聚餐剩食所提出的想法:日本人一年當中參加的「宴會」或「聚會」絕不在少數──不論是婚喪喜慶、企業應酬、乃至下班後的同事交際等等,除了過度點餐導致剩食之外,日本人在宴會上走動、敬酒、交際的習慣,也是導致食物無法被吃完的原因之一:

 

 

例如,「新進人員歡迎會」時,菜鳥同事要一桌桌向前輩打招呼、介紹自己;「忘年會」的時候則是喝酒、搭肩放肆聊天的時間,遠多過於享用眼前的美食。在這些「交際比起食物來得重要」的應酬場合,往往會造就更多的剩食。

 

 

因此,「3010 運動」的宗旨,是希望大家在宴會 / 聚會時,能將更多時間花在享用眼前的食物上。其推廣的「新應酬文化」為:在聚會開始、敬酒後的「頭 30 分鐘」,大家可以先在座位上好好享用熱騰騰的美食,至少待滿 30 分鐘,再起身開始與鄰桌的人寒暄互動;另外,在宴會的「最後 10 分鐘」,再由主持人提醒來賓們回到座位上,最後品嚐一輪尚未入口的料理,並提倡將剩餘的食物打包回家,避免浪費。

 

 

日本政府在推廣「 3010 運動」的同時,也做出許多可愛的文宣品,任何人不需要申請任何版權,就可以自由使用。甚至不只是單調的海報張貼,還做出不同宴會可以使用的三角桌立牌,讓想要響應的企業、學校更方便推動,同時也能讓更多團體在看見照片後跟進,達到良性循環的效果。

 

 

台灣民間團體,也在積極關心「剩食」議題

 

 

其實剩食問題,在世界各先進國家大多十分嚴重。其實,全球若以總量來說,明明有足夠的食物能讓所有人飽食,卻因為資源分配、貧富差距、富有國家的過度消耗等,導致食物資源的無限浪費。

 

 

相對於日本政府近年的努力,台灣政府較少主動關注剩食議題,不過民間團體在這兩年,開始自發性地積極處理剩食問題例如有科大學生開發「剩食 APP 」《珍食物》,讓商家將即期食品上架,提供需要便宜物資的民眾前往購買;此外也有人民團體引進德國拯救剩食的 Foodsharing 運動,創立《享食台灣Foodsharing Taiwan》平台等。

 

 

希望不論身在哪裡,我們都能盡一己之力,讓剩食問題能夠有效緩解,並將資源傳遞到更需要的人手中,不被浪費。

 

 

(註)三分之一原則:為了讓消費者入手最新鮮的產品,日本的食品製造業把到賞味期限為的時間分割為三。若是賞味期限為六個月,則從製造工廠到賣場、賣場販賣和即期品處理各佔兩個月。也就是說,明明到真正的賞味期限還有兩個月,卻會因為未被賣出而被商家下架銷毀。

 

 

 

延伸閱讀

從馬爾地夫觀光飯店的「剩食奇觀」說起:「不拿白不拿」的心態下,每年浪費 7,500 億美元,誰來買單?

世界知名的平溪天燈,卻是台灣人眼中的「環保瘟疫」──文化與環境,有沒有「雙贏」的可能?

更新時間:2018/10/03 16:5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