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哪裡人?關於留學生心理認同的障礙

作者 晨恩

2018/06/25 17:43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身邊有朋友在小學畢業後,就被父母以各種理由送到國外就學,在他們身上的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幾乎都會面對到相同的問題,也就是成長階段的自我認同與歸屬的困惑。

 

首先,她們常會問自己是美國人、還是台灣人,或是兩者都不是的邊緣歧路人。

 

有些朋友因為很小就到美國讀書,認為自己是華裔的美國人,在語言上完全拋棄掉中文與台灣文化,校園生活中總是英語朗朗上口,也喜歡融入當地的文化與生活,但卻硬生生地不被美國同學認同,甚至會出現一些歧視的待遇。

 

這些朋友因為渴望自己為美國的靈魂,很少會跟台灣的同學接觸,要不就是跟說英文的台灣人互動,平時可能去犧牲自己的意願迎合美國的同學,畢業後並不會希望自己回到台灣生活,但最後換來的可能是受傷的代價。

 

另外,也有些人念念不忘中文與台灣的家鄉,一心一意想要在畢業後回到台灣,但在回到台灣的生活中,卻發現自己跟台灣朋友與文化出現格格不入的現象,在生活中無法跟身旁的同事、家人有熟悉的互動,回到台灣之後慢慢出現了適應不良的狀況。

 

所幸,有些朋友將自己歸類為邊緣歧路人,讓自己生活陷入在矛盾之間,出現了生活中自我認同與歸屬的困境之中,只好運用自己本身的優勢遊走在世界各國,甚至到相同語言的中國去發展。

 

始終找不到自己未來的發展在哪裡?

 

有些人被送到美國時,就被賦予一個很高的期待,希望將來可以完成大學或碩士的學業,最好能留在美國就業,找到自己未來的一片天空,但現實上卻有許多的困境,讓他們挫折的選擇回到台灣發展。

 

但當他們回到台灣後,卻需要面對被質疑的眼神,懷疑為什麼花費了這樣的成本,卻選擇了回到台灣發展領取低薪的工作,於是生活中開始出現冷言冷語的挑釁,只好讓自己陷入了抑鬱寡歡的生活型態,埋首在酒精或是性愛的虛幻之中。

 

在心理學中,這些少年在被送到國外時,正處於青春期的發展階段,也就是所謂的追求自我認同階段,會想要在生活環境中尋求對自己的認同與歸屬。

 

但很不幸的,這些朋友往往是一個人被送到國外,雖然可能有一些親戚的陪伴,但畢竟不是自己的父母,在愛與關心上有很大的差距。

 

在美國的校園生活中,總是容易被外國同學排擠或是因為錢而擁有一群狐群狗黨的朋友,於是開始學會了抽大麻、加入幫派,或是購買槍枝來玩,寄望藉由這些活動來安撫自己空虛的內心,渴望藉由這樣的遊樂夥伴關係,幻想著建立自我內在的認同與歸屬感。

 

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問題是環境所造成的,替孩子更換了一個好的環境後,學校所發生的適應問題就不會再出現。

 

事實上,我在許多朋友的身上看到的,無論更換到多少次再好的環境,如果核心的家庭關係不改善,只是會一再出現相同的問題,最後這些朋友在無數次的挫折累積中,替自己選擇了一個標籤歸類了自我。

 

最近,台灣有位留學生因為擁有槍枝的問題,在美國遇到了司法的問題與禁錮,以及目前台灣社會層出不窮的情感傷害,有些學者提出要給予合宜的兩性教育,讓學生從小學習面對拒絕,但我很懷疑這真的是問題的核心解決方法嗎?

 

還是我們要從根本的家庭與社會修復開始著手,讓每一個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避開被霸凌或是歧視的心理創傷,可以在溫暖與支持的家庭陪伴下,共同找到屬於我們自己合宜的認同與歸屬方向,放下羨慕他人故事與關係所產生的忌妒之心,去創造屬於自己挑戰的人生故事。

 

《TVBS》提醒您:
◎飲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未滿18歲者禁止飲酒

《TVBS》提醒您:
◎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

 

延伸閱讀

從「任性的小孩」到「堅強而幸福」──留學台北四年,我眼中的台灣

「一張圖讓你秒懂台美教育差異」?──我所經歷的美國教育,完全不是這樣

「人的一生,至少要被排擠一次」──脫離舒適圈,才是學習的開始

更新時間:2018/06/25 18:20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晨恩

  • 「一個喜歡心理學與輕鬆生活的作家,希望透過心理與生活的結合,能讓每一位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因為閱讀與休息片刻後,擁有滿滿正向與溫暖的生活動力。」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