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校畢業走入職場 只是繼續過勞的第二人生

作者 皮諾丘

2018/04/21 08:00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最近上國三生的數學課時,我發現黑板可以使用的空間愈來愈少了。左側是積欠各科作業跟補考的座號、上課秩序不佳被登記的黑名單以及導師規定要抄在聯絡簿的成語跟名言佳句。

 

右側則是各科作業及考試範圍表-----國文L2默寫、英文L1單字、數學1-3大卷、自然1-4習作、地理B1複習卷………,看得我眼花撩亂,早自習不到30分鐘的時間,學生忙不迭地抄寫各科今天要檢查的作業。

 

我忍不住的碎念:「作業都用抄的,有意義嗎?」

 

「補完習回家再洗個澡都快十點了,根本寫不完。」學生無奈的回。

 

「如果不補習,並善用課餘的瑣碎時間,基本上功課還是寫得完,每個人都有24小時,為什麼有人做得到,你們偏偏要給自己找這麼多藉口呢?」

 

「我也不想補習呀!是我媽逼我補的;下課時間都被各科老師叫去辦公室補考,不要說寫作業,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我無言以對。

 

說實在的,這樣的作業及考試份量,全部都自己寫跟認真準備的話,至少要花2、3個小時,我不忍再苛責學生,轉念一想,我們的教育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教改20年過去了,老師變得不快樂,學生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補習班的數量不減反增,以上我舉的例子跟對話,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沒有加油添醋,每天被補習、作業、考試、複雜的升學計分方式壓得喘不過氣,是國高中生的日常。

 

教改是為了減輕學生壓力,改善教學品質,營造一個優質的教學環境;老師出作業是為了讓學生藉由習題演練進而消化吸收課本的知識;考試是為了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藉由分數可以大致了解這一個單元的教學是否為有效教學。

 

家長花錢讓學生去補習更是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大家都是為了孩子跟學生好,到頭來卻營造出一個讓學生過勞的環境。

 

有關學生過勞及睡眠時間不足的問題,不管怎麼修法跟教育改革,我想都不會收到太大的效果,因為規定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老師、父母打從心底的希望孩子跟學生按照他們所鋪設的那一條康莊大道,好好的把它走完。

 

這一條路孩子可能並不想走或者走得很辛苦,但是孩子知道,當個聽話的小孩考出好成績,老師跟父母就會開心;反之,則會受到程度不等的懲罰,我們不是都這樣長大的嗎?

 

進入職場後,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繼續過著過勞的第二人生。

 

得到他人的認同的確是一件開心的事,得到別人的認同可以抹消我們的自卑感、擁有自信,我們才會真正感覺到「自己有價值」,在猶太教的教義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如果大家都有這種認知的話,我不是為了他人的期望而活,相對的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的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而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能強迫他人進入自己心目中那個所謂理想的模型,只要用功讀書,當個聽話的孩子,什麼都不用管,這樣子的孩子跟機器人有什麼兩樣,根本毫無獨立思考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們在這樣高壓的體制下被強迫讀書的結果,就像為應付考試而讀書一樣,一切變成例行公事。

 

用功讀書這件事,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課題,老師跟父母的角色是負責提供最大的支援,孩子不用功,後果得由他自己承擔,有一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我們可以把馬遷到水邊,卻不能強迫他喝水。」

 

孩子們,你過得不快樂嗎?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試著過自己的人生吧!並且勇於對自己所選擇的人生負責,但切記,一個連對自己的學習都不能負責的人,是走不了遠路的。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皮諾丘

  • 具有多重身份的一個平凡人,是人夫,是人子,為人父,也為人師;喜歡運動、美食、閱讀與寫作,喜歡藉由文字將生活的那些日常記錄下來,如此一來,那些曾經擁有的而現在卻失去的,那些曾經存在的而現在消失的---------人、事、物,都將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下來。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