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全台健身人口持續增加,連統一超商都開起複合型健身房,為全台健身房市場上投下一顆震撼彈。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以「揮汗經濟學」為題,以健身房的三大發展趨勢,剖析百億市場商機,有本事才能在競爭加劇的市場中突圍。
《財訊》報導指出,統一集團整合集團資源推出小坪數、按時計費的健身房BEING sport後,不僅企業包場諮詢電話絡繹不絕,中南部超商加盟主甚至主動爭取加入;這讓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驚呼,他與太太、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本來最看好的,是幾乎同時間推出的美妝通路品牌,沒想到推出後受重視程度卻是天差地遠。
運動產業的成長爆發力,就連擅長市場觀察的羅智先夫婦也跌破眼鏡。「統一超這次成功吸睛,最大原因就是把消費行為變簡單,不用繳年費、不綁約是一大吸引力。」統一佳佳總經理陳姵蓉指出。
簡單消費,這個概念看似理所當然,若要探究原因,就要把時間回推到十年前。當時亞力山大與加州等大坪數的連鎖健身房,透過向會員收取年費的方式,利用預收款項用來擴張據點,部分卻出現資金周轉不靈而接連倒閉,造成上萬會員權益受損;消費者繳了上萬元會費多半未充分運用,也讓民眾對於年費制卻步,大型連鎖健身房形象因此蒙上陰影。
《財訊》報導指出,近年來運動風潮漸盛,健身房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根據統計,2013年起,健身房產業的銷售額每年穩健維持兩位數正成長;總家數則從149家到今年五月底的總家數409家,成長近四倍。這顯示健身房的形式已經大幅改變,走向小型化與個人化,坪數也以30至50坪為主流,選點多在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租金負擔得起的地段或區域,因此位於商辦或大樓,甚至是鬧區靜巷內,中小型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東方線上副總監楊少夫根據消費者行銷資料庫指出,由於國民運動中心、社區健身房和工作室等多元形態健身房蓬勃興盛,讓原本沒有健身習慣的男女老少有更多元的入門選擇,除了增加新客群,不少行業後進者也各出奇招,找到不同市場切入點,像是鍛鍊體格和技巧的拳擊、格鬥或平衡身心靈的瑜伽,甚至引進更多耳目一新的智能科技來吸引消費者,達到經營分眾市場的目的。
《財訊》報導指出,World Gym透過新科技讓會員即時了解運動心率狀態,也能創造一同健身的趣味感;至於柏文則是用三年創立三個運動品牌來切入不同消費市場。
市面上也出現不少有特色的健身房,例如藝人李愛綺丈夫、健身房老將Duke投資的THE KEY健身房,幾乎是全自助化的「無人」健身房,來客必須要下載手機App,才能掃描QR CODE通過門禁,減少人力管理成本,符合商務客和年輕族群需求。
但新店開得多,倒閉也不少,《財訊》報導指出,例如一度在社群網站很火紅的「幫你帶小孩」、「韋德伍斯」健身房因財務面經營不善倒閉的慘痛啟示。熱中健身、甚至個人投資健身房的台塑集團管理中心常務委員王文潮觀察,小型健身房多半是教練自行出來開業,對於自己投入的行業很了解,但卻不一定懂財務規畫;畢竟經營除了要抓住趨勢,更重要的還是得「活」下去。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564期】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8/09/20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