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30年專題】警總禁書變推薦書單 廖為民

2017/07/10 07:06

【鏡週刊報導】戒嚴時代沒有關鍵字搜尋,警察怕看到「馬」、「左」2個字,以為馬克吐溫是馬克思弟弟、左拉是左派,乾脆都當禁書。出版社擔心人在中國的譯者,若用真名出版,恐怕被中共清算,基於保護理由,幫譯者化名「吳明實」,也就是無名氏。武俠小說也有事,金庸《射雕英雄傳》改為《大漠英雄傳》,因毛澤東寫過「只識彎弓射大雕」。不過書越禁越賣,警總的查禁圖書目錄,成了另類的「好書推薦名單」。

解嚴前夕販賣黨外雜誌的廖為民,父母在雲林開書店,他從小愛看書,初中到台中求學,常在書報攤買黨外雜誌,跟書店業務從顧客變朋友;朋友要開書報社,找他做業務經理,經手《八十年代》、《美麗島》、《深耕》、《關懷》、《政治家》、《千秋評論》、《前進》、《自由時代》、《新潮流》,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他薪水都拿來買書,「那時我月薪1300,《選舉萬歲》一本要1000,我分期付款才買到。」

廖為民形容當時做生意像貓捉老鼠。「司機載黨外雜誌下高速公路,會先到檳榔攤買檳榔買菸,看有沒有車子停下來,甩掉跟蹤後,再到約定地點,拿鑰匙開門,雜誌丟進去,燈關掉鎖好,就像捉迷藏。業務再拿發貨單去偷偷取書。」
看完整內容
 

延伸閱讀
言論自由 葉俊榮:鄭南榕事件是重要起點
避「黨國色彩」矛盾 時力自選7天假
台灣首過「言論自由日」 只紀念不放假
【解嚴30年專題】偷偷摸摸跳社交舞 葉復台
【解嚴30年專題】苦酒照樣滿杯 謝雷
 

【解嚴30年專題】布袋戲也要反共抗俄 鍾任壁


 

◤人氣精選文◢

👉揭密!最愛背的包款會洩漏真實個性?

👉 小資守財不易!5大易破財行徑大公開

👉8大招財錢包色彩推薦!換上財運滾滾


更新時間:2017/07/10 08:4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