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都更公聽會 學者:都更不是免費午餐

2017/05/11 14:46
圖/中央社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今天表示,台灣屋齡30年以上老屋有384萬戶,都更有龐大潛在需求。出席的學者也說,應教導民眾,都更不是完全靠政府或實施者的免費午餐,是要自行付費的。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天舉行「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及都市再生特別條例草案」公聽會。召委姚文智說,都更條例經過艱辛、漫長的討論,新政府逐步釐清一些輪廓,都更條例修法不只是一部法案,而是整個體系應該怎麼架構,內政部版都更條例也已經送到行政院。

 


花敬群表示,台灣屋齡30年以上老屋有384萬戶,10年後將增加到596.9萬戶,20年後更會到739.7萬戶,可見都更有龐大潛在需求,內政部朝3加1法案規劃,建置完整法令體系,目前都是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已經完成三讀,補強小基地重建獎勵機制。

花敬群說,已研擬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草案,預計本會期送到立法院審議;另將全面檢討都市更新條例,上週在內政部務會報通過,原條文67條會變為88條,大幅度翻修,更有增強都更信任、精進爭議處理、強化政府主導、簡明都更程序8大修法重點。

他也說,都更條例草案中也規劃「政府主導都市更新」專章。納入各級政府主導都更以及都市再生的理念,並強化公辦都更公開評選及建立爭議申訴處理機制。
 


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副理事長謝欽宗表示,他認為推動都更應採公辦、社區自辦及民辦3大面向去推動;台灣位在高危險地震帶,防災性都更是持續性的工作,更要教育民眾正確觀念,都更不是完全靠政府或實施者的免費午餐,像是將4、5層樓公寓改建為電梯大樓加上地下停車位,使用者是要自行付費的。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謝哲勝說,如果能將都市再生特別條例內容納入都市更新條例,那麼都市再生條例單獨立法就缺乏必要性;但若都市再生特別條例作為都市更些條例「就公辦、大面積、重建方式都更」特別法,又能促進都更事業實施,就具有必要性。

德霖技術學院兼任副教授林旺根說,總統蔡英文上任一年,可以給蔡總統的都更政策打85分,他對都更有期許。 (中央社)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更新時間:2017/05/11 14:4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