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環團今天批評環保署的細懸浮微粒的監測數據有近4萬筆列為無效,環保署回應,儀器在維護查核及儀器老舊出現無法監測時的數據必須註記為無效,這是無法避免狀況。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臨時召開記者會,針對環保團體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今天批評空污監測數據造假一事做說明。
環團指控,環保署去年細懸浮微粒(PM2.5)監測數據有近4萬筆被列為無效、創11年新高,且ND(未檢出)無效值也暴增,2017年有1萬5387筆、占無效值總數的45.7%,2018年則增加到2萬4730筆、高達62.7%。
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副處長王嶽斌今天在會中說,這些測站都是無人的自動測站,儀器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且儀器跟車子一樣都要保護跟維護、相當複雜,當儀器在維護、查核時,常態監測工作都需要暫停。
王嶽斌表示,目前預估儀器一週大概有4至6小時會因為維護及校正而中斷監測,這些數據其實不能用,所以平均每年會有2萬多筆數據因必要的維護、校正而無效。
此外,有些儀器使用已超過15年、相當老舊,常會有包含流量洩漏、溫度異常、濾紙穿孔或斷帶等現象發生,當發生這些現象時,監測到的數據就必須透過檢核程序揪出並註記,但註記後的資料,民眾仍可以從資料庫查到,「我們沒有造假、數據都留著」。
王嶽斌也強調,儀器檢核、校正方式不是台灣所獨創,這在美國、日本都有這樣的程序,且都有可能出現無效值的狀況,這只是必要正常的操作程序。他更指出,美國跟台灣針對數據完整率的要求都是75%,去年美國數據經檢核後有效可用率是92%,台灣在106年則是98.1%、107年是97.8%。
他也以去年夏季橋頭、林口測站為例,去年兩測站查修後,發現儀器操作時環境條件控制異常而註記數據無效,檢核出無效值後,測站的PM2.5濃度年均值是上升的,若沒有檢核出無效值,測站的濃度年均值則會降低,所以環保署並沒有美化數據。
此外,王嶽斌也表示,以標準方法手動採樣分析PM2.5結果,空氣品質逐年改善是事實,為了避免測站儀器老舊影響監測數據,也預計今年底將所有測站的PM2.5儀器全部汰舊更新。(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
更新時間:2019/03/06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