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解塑膠真環保? PLA塑料混血兒更難回收

記者 呂蓓君 / 攝影 林亞男 報導

2018/09/25 23:21

政府近年來積極減塑,因此取代塑膠的環保材質成為市場寵兒,像是PLA標榜原料來自小麥、稻稈或玉米,用完後也可經由生物分解完全返回大自然。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因為需要特定的溫、濕度才能分解,台灣沒有可以處理的廠商,如果混入塑膠中將會破壞塑膠回收的品質,恐怕成為比塑膠更不友善的環境垃圾。

 

店員動作俐落,天氣熱喝上一杯手搖飲消消暑。

記者呂蓓君:「在飲料店買飲料,他們外包裝大多使用PP材質,而在便利超商的飲料杯則是使用PLA,最近PLA材質非常的紅,因為它號稱可以生物分解,不過卻需要相對嚴苛的條件,包括相對濕度達到90%,溫度要高達60度以上,同時還要花47天才有辦法完全分解,目前台灣沒有相關的廠商可以處理這樣的材質,再加上它跟PP兩個人非常的像都是透明的,就可能造成回收端的困擾。」

從下料口集中到生產線,這一顆顆塑料是從玉米澱粉或植物澱粉轉化為葡萄糖再到乳酸,透過聚合技術成為聚乳酸PLA,是能夠生物分解的材料。因為PLA不耐熱大多用來裝冷飲或是沙拉,為了改變聚乳酸餐具無法受熱的問題,大多數的廠商會將聚乳酸和傳統塑膠PP混合,增加餐具的耐熱性跟持久性,這樣的「塑料混血兒」反而會讓原本可以回收的塑膠,因為摻雜了聚乳酸,變成不能回收的廢棄物。
 


塑膠製品同業公會副秘書長陳旭:「外觀很相近,所以如果說回收場的一些阿公阿嬤他如果說沒有仔細注意到的話,往往容易他會把它歸類在PP類或是PE類裡面,它會造成他它的物性的降解下降,造成它的東西它的品質就會不能夠使用。」

環保塑膠公司執行長洪哲耀:「玉米澱粉做的或是甘蔗什麼做的,再把它回收到裡面都變成垃圾,我們要拿去焚化,那以前如果吸管是塑膠,它是同材質又可以馬上回收,連一根都跑不掉。」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減塑,也讓環保材質變成市場寵兒,但PLA要取代塑膠,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台灣缺乏可以掩埋的場地,需要完整的配套和規劃。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可容:「使用PLA材質的時候它背後的,堆肥的處理系統就非常的重要,在台灣沒有一個商業或工業的堆肥場可以來處理這一類生物可降解的材質,其實這類的材質如果沒有,經過特殊的處理,它其實就像是一般的塑膠製一樣。」


這類塑膠在製造過程中還是有使用添加劑,所以認證過程中也必須確保分解後不會殘留毒性或有害重金屬,以免有害物質殘留在土中進入食物鏈。雖然塑膠千年不化,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元首,但是透過良好的回收還是能繼續循環利用。

塑膠製品同業公會副秘書長陳旭:「可以再做一些很好的這些回收使用,譬如說PET像在今年的世界盃足球賽,我們就做成很好的足球員的球衣,或是一些其他的一些配件的部分。」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可容:「在PLA這樣的材質如果沒有經過,很好的宣導或者是教育一起來配合的話,可能消費者就會誤會,以為它是一個環保材質大量的使用它。」

PLA雖然長得像塑膠,目前台灣沒有技術回收,要當作一般垃圾丟棄,要解決塑膠問題,重點還是做好回收分類,加上源頭減量,多管齊下才能減緩對環境帶來的傷害。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更新時間:2020/09/02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