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您的年紀超過65歲,被歸類成為「年長者、銀髮族」,會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國內有一群人正在想辦法,讓300多萬名銀髮族「活的開心、不孤單」,第一步就是跟年輕人打成一片,住進政府規劃的「混齡共居宅」,跟沒有血緣關係的年輕人或長輩當「朋友」,有伴聊天.維持心理健康,還有一群年輕人透過才藝教學,提供高齡長輩一系列的「陪伴服務」,利用「交換陪伴」的機會,去反思如何家中長輩相處愉快。
開心,有年輕人可以看,哈哈哈不一定天天要賴著孫子,對啊不然這個年紀,有時候不小心,看手機會看太久。
活動開始前,鏡頭外,銀髮族的心底話,聽見跨世代互助的需求
TVBS資深記者游皓婷:「從今年3月份開始,我們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也就是說每7個人當中,有1位是資深公民,哈囉我叫阿娟我今年67歲,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最快再過8年,我們台灣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裡頭,有20%都是年長者超過65歲,到時候扶老為主扶幼為輔,現在有一群人開始想辦法,讓年長者開心地變老。」
青銀媒合平台團隊志工:「啊批紙才會完全來表達我的意愛。」
讓地方阿嬤動起來的是青銀媒合平台派出的「才藝青年」,到桃園中壢試水溫,免費懷舊金曲遊戲勾起共鳴,替「青銀共生」畫出藍圖。
青銀媒合平台志工vs.銀髮族:「再一個中愛心好不好?大的、大愛心,這是中的中的,今天活動讚不讚?(讚!),喔很有活力,真的喔,帥不帥?(帥!)。」
陪伴服務者邱雅達:「其實不會累,(長輩)覺得我們活動辦得很開心,對我們也是一種心靈的回饋。」
雅達今年23歲準備投入「陪伴服務」,曾經發起環島送愛活動,號召學生志工到養老院陪伴老人,最深刻的體會是老人「愛講古」,生命故事講不完。
陪伴服務者邱雅達:「對於我們這種1、2次見面的人,聽到這樣的故事會覺得很稀奇,我們才能夠真正投入到他的故事,可是當我們聽到家人講10幾20次,你是沒辦法專心聽的,我爸爸真的我也想對他好一點,但是...有時候就是,會有不耐煩不耐心跑出來,我算是一種小補償的心態。」
陪伴服務者邱雅達vs.阿娟阿姨:「這個T就是寫字的,然後你就可以打字,是這樣嗎?(對。)」
手機教學也是陪伴服務的一種,依照長輩需求,派遣相應的才藝青年,媒合平台團隊營運2年,接觸200多位長輩後發現,最被需要的其實是簡單的陪伴,父母的碎念來自不安全感,也許他們只是希望「有個人在」。
銀髮族梅蘭阿姨(76歲):「或許寂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甘寂寞。」
青銀媒合平台共同創辦人宋慧宏:「我奶奶打電話給我說,『ㄟ你什麼時候要回來?』、『如果你很忙沒空回來那也沒關係?』」
感覺出來他很期待你回家去陪伴他,可是實際上他又很怕打擾到你,他們就是在家裡這樣一直等,長輩「交換互相陪伴」的概念,可以讓長輩一直被很有耐心地對待,肯花錢體驗陪伴服務的長輩,目前只有2成還不夠多,媒合平台燒錢虧損,堅持做下去的動力,在於價值已經被看見。
銀髮族阿娟阿姨(67歲):「年齡上有點差距的,他不嫌棄跟我們聊一些我們的話題,也讓我參與了他年齡的話題,那有何不好很好啊,考量長輩缺乏安全感,不願意陌生人到家裡,陪伴服務分3階段進行,從公共空間多對多互動,到一對一陪伴,彼此信任熟識再到家裡陪伴。
青銀媒合平台共同創辦人宋慧宏:「教學這個名義,實際上是行陪伴的實質活動,去跟他做收費,像3C教學長輩願意付400塊錢左右,教1小時就是一對一,今天阿姨可能付1小時250塊給我們,我們就是抽20%的價格,年輕人可以領200塊平台抽50塊。」
跨世代的朋友,拿活力創意交流經驗智慧,有沒有可能住在一起,當室友彼此有個照應。
青銀共居體驗營成員小甄vs.林阿姨:「本來也是要在外面租房子,想說既然有機會,就可以來跟大家一起住,體驗更不一樣的生活,跟一些年輕人住在一塊的話,我想我會更有活力生活更愉快。」
青銀共居體驗營成員黎明vs.陳大哥:「希望能夠跟他...我們不會吵架吧?(不會。)希望能夠共同相處愉快。」
青創團隊玖樓,接下新北市政府委託案,拿過去打造「共生公寓」,透過包租代管減少空屋的經驗,協助管理青銀社宅。
為期半年的9房3廳實驗營,拿房租打7折當誘因,吸引60多人報名,最後7位年輕人3位銀髮族,通過審核成了室友,要幫忙找出,適合台灣的青銀共居模式。
共居公寓團隊共同創辦人柯伯麟:「
最近有出一些狀況,就是大家會根據,我們原本預設的生活規則,發生一些小衝突,生活習慣例如可能是吊衣架,「為什麼要放這邊為什麼要放哪邊?」小的東西都會產生一些摩擦,年齡差距不是衝突主因,生活習慣相近才能處得來,10人社群磨合半年磨出感情,決定簽約再住一年。
共居公寓團隊共同創辦人柯伯麟:「(共居宅)都要有一個大桌子,大家可以在裡面去做一些事情。」
柯伯麟負責管理青銀社宅,他說出對理想蝸居的渴求。
共居公寓團隊共同創辦人柯伯麟:「以前在我爸媽那一輩,其實租屋子很多時候只是中繼短暫,很快就要去買房子,可是在我們這一輩不一樣,結婚得晚,買房也買得晚,你人生有很大一段時間,其實是在租房子,ㄟ是不是可以跟長輩,這樣一起去住一起去交流,把他當作『跨世代好朋友』的感覺,就不會像我們自己可能在家裡,就有所謂『情緒勒索』這樣的事。」
少了必須滿足親人的壓力,拿掉令人窒息的相處,像朋友一樣平等互動體諒,年長者跟沒有血緣的晚輩一起住,有伴聊天,維持心理健康,新北市政府想從共居體驗營,複製更多成功經驗。
新北市城鄉局住宅發展科長鄭健志:「新店中央新村北側預計明年會完工,我們已經把這個(共居)想法,回饋在那個工程上面。」
社會住宅的空間規劃得先砍掉重練,改掉傳統格局「3房2廳」。
新北市城鄉局住宅發展科長鄭健志:「外國模式在推動共居,是有很大開放空間供大家使用,每個人居住單元比較極小化,比較強調在大家共同生活的空間,土城(社會住宅)這案子,預計要蓋600戶左右,目前在設計最快明年會施工,設計方案我們已經跟建築師討論,要把這樣(共居)的空間模式放進去。」
活得獨立,而不要活得孤獨,跨世代混齡共居,室友就像家人,在彼此生命的河流裡放一些美好,替寂寞的高齡台灣,勾勒一個家的新選項。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8/08/21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