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100多年前,台灣多處離島燈塔曾使用一種光源異常明亮的紗罩白熱燈,25年前走入歷史,交通部航港局花了一年多時間,最近重新點亮,民眾到燈塔文物館就看得到。
航港局去年3月,在基隆港西岸設置全國首座燈塔文物館,館內收藏各時代發展燈器,其中的紗罩白熱燈,花了一年多時間,最近重新被點亮發光,航港局列為鎮館之寶。
航港局航安組科長劉正善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說,紗罩白熱燈是1980年代的發明,由法國、英國生產,利用空氣讓煤油汽化的原理,並在燈頭套上石棉製的紗罩後,馬上產生神奇變化,光源飽足,比傳統煤油燈更明亮,可提供航行者更遠的助航距離。
根據航港局的紀錄,台灣最早在1904年,引進紗罩白熱燈,使用在馬袓東引島燈塔,因發光效果良好,陸續運用在烏坵燈塔、東椗燈塔、東莒島燈塔、東吉嶼燈塔、彭佳嶼燈塔等離島地區。
隨著科技進步、電力普及,紗罩白熱燈逐漸被乙炔燈及鎢絲燈取代,1993年彭佳嶼卸下最後一座紗罩白熱燈,紗罩白熱燈走入歷史,點燈技術失傳。
航港局為復興百年點燈技藝,重新點燃紗罩白熱燈,下週將退休的航港局視察彭紹道遍訪資深燈塔主任,拼湊碎片記憶,並尋覓歷史書冊等資料,同仁們不斷反覆測試及校正過程,失敗多次後終於掌握訣竅,最近讓古董燈器重新被點亮。
航港局已完整收錄紗罩白熱燈復光過程,展示在基隆燈塔文物館,6日晚上7時,會經由「航港風情話臉書」直播,也歡迎民眾到燈塔文物館免費參觀,想看點燈可事先預約,電話02-89786814,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五上班時間。
燈塔文物館位在基隆市光華路11號,附近有白米甕砲台、仙洞巖,都具有百年歷史,適合民眾規劃一日遊。(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更新時間:2018/08/03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