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重建台灣音樂史─台灣音樂史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今天登場,文化部長鄭麗君說,關於藝術史、音樂史,政府過去做得遠遠不夠,「我們要開始以國家的力量,用前瞻基礎建設的特別預算,來支持各位繼續書寫台灣音樂史。」
重建藝術史是文化部長鄭麗君上任後揭示的重要政策,也是行政院前瞻建設計畫的一部分,今、明在台灣戲曲中心舉行「重建台灣音樂史─台灣音樂史現況與展望」研討會。
研討會上,邀集音樂學者徐玫玲、車炎江、呂鈺秀、黃裕元、陳威仰、蔡宗德、李秀琴、王櫻芬、陳惠湄、顏綠芬等就相關議題發表論文,另有焦點座談與綜合座談進行開放討論。
與會的鄭麗君特地向所有人致敬,她說,關於藝術史、音樂史,政府過去做得遠遠不夠,「我們要開始以國家的力量,用前瞻基礎建設的特別預算,來支持各位繼續書寫台灣音樂史。」
在記憶歷史的軟體層面之外,硬體部分也是文化部正努力的方向。目前歸在傳藝中心之下的「台灣音樂館」,進駐士林的台灣戲曲中心,實際上空間並不足夠,無法應付典藏、保存、研究、推廣應用等需求,相關組織能量也需要再提升。
鄭麗君說,「目前台灣音樂館是傳藝中心下設單位,是否需要提升位階?部內正在檢討、評估與研究。」文化部也正替台灣音樂館找家,「讓音樂館回到許常惠老師當年籌備成立的願景和理想,重新研擬它的組織定位,讓散落民間的音樂史史料,未來能有個國家規模、可以信賴、有典藏專業、能永久保存的家。」
早自1990年、仍是文建會時代,由許常惠等人已開始推動籌設「民族音樂中心」,那就是台灣音樂館的前身,後因位址找尋、政府組織改造等因素,數度更名,籌備的辦公空間也不斷遷移,專屬、專業的館舍與典藏空間從未出現。
鄭麗君強調,文化部未來的政策方向之一,是強化音樂館對於音樂史史料的典藏能量,統整清點音樂史史料、將珍貴史料數位化,「我們已與教育部討論,鼓勵大學籌設台灣藝術史研究中心。」
此外,鄭麗君也說,音樂創作需要不斷演出,未來會積極培育台灣音樂的創作、研究與演奏人才,系統性推動樂譜出版,支持樂團的重新演出、詮釋和錄音,並且結合與教育部合作的文化體驗教育,讓下一代台灣人也能熟悉台灣音樂的多元經典,讓台灣音樂的精神能夠世代傳承。(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
◤2024史上最熱一年◢
更新時間:2017/12/02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