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憂鬱、孤寂可能迫人尋死,精神科醫師陳家駒今天說,有自殺企圖者生活常出現訊號,如常說要自殺、濫用酒、藥物、甚至是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送人,都是警訊。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近期在新聞見到,日本大東京地區「孤獨死」年輕化案件逐年增加,台灣也有知名人士因憂鬱自殺,共通點就是無人聞問、抑鬱不歡,缺乏支持救助,可能孤寂而亡,無病而終。
陳家駒說,想尋死者約有6至8成有憂鬱症狀況,憂鬱的發生多半不是單一因素所引起,大致可分外因累積,面對壓力事件、重大疾病、巨大創傷等;或是有藥物、酒精成癮行為;內在因素可能有家族相關病史、腦部或內分泌疾病等;或自我認知性原因,有負面的人格特質、親友關係疏離者。
想尋死的念頭是長期、慢性累積,陳家駒表示,因憂鬱陷入生死掙扎者,日常會出現不安,生活失常,漸漸個人行為反應脫離生活現實,甚至認為只有死亡才能解決問題,覺得生命虛無,生存無意義,在生死之間拉扯、遊移,漸漸走近死亡。
想自殺者會有訊號,陳家駒提醒,有自殺企圖者會不時暗示、提醒旁人,如經常說要自殺、自傷、會濫用酒、藥物、莫名情緒失控、憤恨悲傷、常表達感覺沒價值、沒目的、對生活無望、失望、困窘、對事情毫無興趣、自我封閉,或睡眠飲食改變、忽略個人衛生、與人溝通失常,甚至有人會送走心愛物品,宛如替自己處理後事一般。
陳家駒說,尤其當4大警訊出現,包含攜帶武器並威脅自殺;談論自殺、心情變得焦躁;醉酒時無禁忌談論死亡或自殺方式;試圖尋找方法殺害自己,有這4項行為時,親人朋友千萬要多留意,如果不持續關注,很可能發生遺憾。
遠離憂鬱情緒,陳家駒提四字「順處常安」,多思考自身正面特質、成就,嘗試找回正常生活,培養嗜好、興趣,就算身處逆境,也可以自我救援。尤其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比較疏離,應改變現狀,對給予身邊人關懷、交流、包容,有助拉回常軌。(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7/10/06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