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夯!「家庭總鋪師」擬納食安法避漏洞

記者 陳乙杉 / 攝影 陳建銘 報導

2017/02/27 11:37

共享經濟吹到「搭伙」這塊,有家庭主婦會一次幫忙做10多個便當,鄰居或孩子同學可以一起分享,只要付一點餐費就可以,不過衛福部說,像是上網號召的搭伙,就是營利為目的,未來都要納入食安法管理,避免成為食安漏洞。

 


切菜、烹煮雞湯上桌,但滿滿一大鍋不一定家裡一天吃完,現在流行跟別人搭伙,只要付基本食材費,從鄰居、同學或者陌生人都行,一起省餐費,像是有2個小孩的周媽媽,平常跟同學媽媽一起找搭伙,一個便當80元,3到4菜,有時還附點心水果。

搭伙民眾:「因為我們都有先去看過廚房,那家店家是跟我們講說,他通常會去買CAS認證的肉品。」

看準搭伙對象對食材用心,但可不一定每個搭伙都這麼仔細,衛福部研擬要將搭伙納管,以一般家庭廚房來說,因為規模小而且是互助為目的,就先請衛生局輔導,看看廚房條件是否乾淨,但如果是公開在搭伙網站號召或是社區公告,就會被認定是營利事業,未來要被食安法規範,但商業規模多大,比方說賣幾個便當,或是營業額多少,都得再和經濟部開會討論。
 


食藥暑:「他如果是有營利行為的話,應該要有營登、商登,他必須要依食安法的規定,辦理食品業的登錄。」

不過食藥署也提醒,有搭伙主人簽協議說拉肚子不負責,這些都是不具效力!只要醫院通報有問題就會稽查,畢竟共享經濟夯衛生也得顧,可別省了餐費,卻得因為不乾淨而花錢看病消災!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更新時間:2017/02/27 14:4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