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女工程師長期腸胃不適,竟是膽囊佈滿逾3千顆大小不一的膽結石。(圖/TVBS)
竹科45歲徐姓女工程師長期忙於工作加上她飲食習慣不良,出現胃悶脹氣等不適症狀,雖然就醫吃藥但仍不見起色。直到近期胃部劇烈疼痛,南下來到高雄博田國際醫院就醫,沒想到經肝膽胰外科副院長李金德教授用超音波一照,竟驚人的發現有高達3000多顆大小不一的膽結石。
據了解,徐女體態微胖,她表示一吃東西就胃痛,症狀已持續3個月,導致她只能少吃或尋覓減輕症狀的食物,雖然看了許多腸胃科但卻無法改善病症,直到朋友介紹後趕緊坐車南下高雄博田國際醫院就醫,經李金德教授用超音波一照,赫見膽囊出現一坨膽結石。
博田國際醫院肝膽胰外科副院長李金德教授為膽結石甲骨文完成落款與裱框。(圖/TVBS)
由於膽結石容易跑出膽囊,一旦進入膽管,不僅會引發阻塞性黃疸,嚴重還會造成急性膽囊發炎,甚至合併黃疸與總膽管結石症,對健康造成極大損害。對此,李金德教授不敢大意,緊急為徐女進行膽囊切除手術。而宛如西洋梨大小的膽囊一切開,裏頭竟全是膽結石,數量卻高達3千多顆。
考量到徐女早已安排出國旅遊,怕一般手術恢復期長,因此李金德教授採用醫美方式進行傷口縫合,病患手術隔日神態自若、能正常飲食並且能沐浴,更無須換藥與拆線,因此術後第三日就可出院,讓徐女順利隔天搭機出國。與此同時,院方特地將部分膽結石製作成甲骨文贈送患者,以其祝福平安健康。
取出的膽結石處理後裝瓶,祝福女工程師平安健康。(圖/TVBS)
李金德教授說明,醫學臨床數據顯示,以女性罹患膽結石居多,主因疑為先天女性荷爾蒙或遺傳等體質差異,後天因素則為飲食習慣導致,如油炸食物、高膽固醇、水分攝取不足、長時間空腹與不吃早餐等,都有可能觸發膽結石的形成。
最後呼籲,若已形成膽結石且膽囊切除,建議飲食採低脂、高纖、少量多餐、少糖與避免加工食品,也必須多補充水分。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4/09/09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