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即將在2023年到2024年間課徵碳邊境稅,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無法自外於國際的減碳趨勢,等立法院將《溫室氣體排放法》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之後,國內就要課徵碳費,並要求產業界進行碳足跡等盤點作業。不過在政府課徵碳費之前,其實台灣科技傳產製造業早已動起來,目標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降低環境衝擊。
網路或硬體異常,工程師緊急處置,但最怕潮濕的電子儀器,竟然被泡在液體裡。
工研院資通所工程師侯仲韓:「電源已經關閉了,然後我們進行伺服器電源拔除的動作。」
基本規格伺服器一台重達10幾公斤,先以機械吊掛,再穩穩放上平台維修,這座由工研院、日本電信商與IT業者合作開發的浸泡槽,是靠自然風散熱的冷卻系統,一次24台伺服器,可同時放在不導電又耐250度高溫的特殊礦物油中,包括台積電、阿里巴巴都採用類似技術。
運算強大的伺服器,在元宇宙與AIOT世界不可或缺,但過往得吹冷氣降溫,機房占地廣大,又需要間隔才有利氣流循環,有了沉浸式冷卻槽,空間節省60%,散熱耗電量也少40%以上。
工研院資通所經理文國煒:「一直循環利用,那油是負責把熱,把機器的熱帶到後方來,跟水一直做交換,那水送到左方,透過自然風(降溫)持續的一直循環,一直把熱度帶走。」
水塔散熱鰭片,增加自然風吹拂面積,搭配能源管理系統,還能遠端監控,算算替機器降溫得花多少額外電力。
工研院資通所工程師林昱岐:「因為我們的系統它有包括它的,伺服器的耗電,包括它散熱的耗電,我們上面都是有紀錄的,所以我們只要有一個時間去統計,就可以知道它譬如說,這段時間耗了多少電,我們統計多了之後,我們就可以做一個預測工具,那比如說我可以知道,假設我在氣溫幾度,那可能什麼情況下它大概會,預測它會產多少碳出來。」
5G時代應用爆發,小基站、5G專網加速布建,讓工廠、醫院等一般場域都搭上智慧化浪潮,然而5G專網訊號愈強,代表傳輸資料愈多,耗能就難以避免,工研院的虛擬管理員可減少24小時運作虛耗。以導入的電子大廠和碩為例,產線中8座5G基站,一周耗電量從原本的422瓩降到184瓩,節能效益56.4%,一年可減少700公斤碳排放。
工研院資通所副組長邱碧貞:「它會去監控說整個場域,欸我現在的使用者是這邊比較多,還是那邊比較多,這邊的使用者比較少,那我們的軟體就會啟動說,那這幾台基站下面的使用者不多,那它可以進到休眠模式。」
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蔣村杰:「基地台還有它基地台周遭的,一些邊緣運算的伺服器,這樣加起來,這兩個部分,大概就占了整個電信的,端到端大概占了74%的耗能,所以我們如果要做節能的話,可能要從這兩個來下手。」
因應國際趨勢,政府2024年開徵碳費,為了督促上下游產業一起減碳,企業對自家相關碳排放必須瞭若指掌,包括範疇一,指的是鍋爐、發電機、製程和交通運輸等直接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二,計算外購多少含碳電力;範疇三,小到員工通勤差旅、居家辦公、倉儲空間、委外廢棄物清運、產品運送回收等,間接產生多少碳排,盤查需鉅細靡遺。
好幾噸重的加工原料,未來由無人車搬運,從切削、加熱、噴塗烘乾到裝配,交期將大大縮短,等於節省用電、減少碳排放,成立超過60年的老牌馬達大廠,位於中壢的全自動產線,正如火如荼建置中。
東元電機總經理高飛鳶:「這個整個的區域呢,事實上,大概是我們以前舊有設備的1/3而已,所以不管是它的整個空間的利用,或者整個動能的損耗,事實上都可以看到,比較很顯著的一個改善。」
關燈工廠擴大規模,搭配自產綠電,老舊設備汰換,並導入智慧化能源管理,東元電機多管齊下,讓全廠用電每年減少2%。
東元電機總經理高飛鳶:「空壓機以前都是屬於就是常速使用,那現在有做一個變頻使用,那工具機也是一樣,有的時候你在做重切削的時候,跟你在做一個輕切削,事實上它所要用的電力,跟你的負載會不一樣,那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一個變化,那這樣讓它的整個,動力系統的整個耗能的損耗,事實上最低,然後可是它的作用的輸出,它的扭力的輸出又達到最大。」
透過碳盤查,抓出吃電怪獸、優先節能,東元電機2015年喊出的2025年減碳20%目標,提前2020年達陣後,2030年再力拚減碳50%,在此同時,旗下產品碳足跡也完成計算,並運用關鍵技術,幫其他企業的鍋爐回收廢熱,發電再利用。
東元電機系統行銷處長孫健榮:「這個是你本來工廠就會有的廢熱,那只是它不同的形式,那這些廢熱你如果沒有利用,把它排掉排到環境中,其實就是一種浪費,那我們怎麼樣去把它,利用一些技術把這個廢熱回收之後,然後把它轉換產生電力。」
風機轟隆隆運轉,把酸鹼值合乎標準的廢氣,排放到空氣中,載板龍頭廠欣興電子將最耗能的設備,導入高效率馬達及驅動系統。
東元電機系統行銷處長孫健榮:「我們幫它改成IE4的永磁馬達,那它的一個節能效果,可以至少達到10%以上。」
導入高效能設備是製造業減碳第一步,透過變頻運轉,節能效益上看1到3成,欣興電子早從2012年就投入碳盤查與減量,2019年累計至今,每年省下2315萬度電,減碳1萬1千多噸,目標2025年再減碳8%,2030年前減碳25%,才能因應國際高標準。
欣興電子副理莊鴻志:「(碳盤查)上下游這一塊確實是不太好做,包含像上游供應商的管理,那下游會到客戶端的出貨部分,那這都是必須我們要先,瞭解整個數據的完備來源之後,再去把它放進來。」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如果我的供應鏈非常長,有一些供應商甚至都還會有那種金屬啊稀土原料,那這時候其實你要盤查的難度就很高,因為包含它怎麼樣被生產出來?怎麼樣被加工?怎麼樣被運輸?那這過程上面,它的碳足跡跟碳的這些,碳費的一些移轉甚至成本,要怎麼樣去計算跟分配?都會是一個大的問題啊。」
碳費開徵前,先做碳盤查,台灣的減碳工程,產業界已鳴槍起跑。
◤2024年末運勢解析◢
更新時間:2023/05/08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