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若泡錯湯,小心溫泉皮膚炎找上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冷冷的冬天,泡溫泉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大享受,但若泡錯湯,小心溫泉皮膚炎找上門,皮膚科醫師高珮菡指出2種常見的溫泉皮膚炎,其中本身皮膚就較乾燥,或是正在發炎就可能引發 「硫磺泉皮膚炎」,另外,她也親授4招教大家如何預防,最後更提醒民眾,泡湯前,須審慎評估自己的皮膚狀況,才不會原本乘興而來,最後卻敗興而歸。
高珮菡在臉書表示,泡湯前須瞭解全台的溫泉泉質,才不會引發溫泉皮膚炎,害得自己全身不舒服,她也列出國內3種溫泉種類:
1.火成岩溫泉區:硫磺泉,酸性
北投,陽明山,外島(龜山島,綠島)。
2.變質岩溫泉區:碳酸氫鈉泉,中性
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周圍:宜蘭礁溪,烏來,台中谷關。
3.沉積岩溫泉區:氯化泉、碳酸泉,中偏鹼性
板塊交界處,苗栗泰安,嘉義關仔嶺,屏東四重溪。
高珮菡指出,台北市近郊大多屬於硫磺泉質,由於pH值較低,若本身皮膚較乾燥,或是正在發炎,極可能引發硫磺泉皮膚炎,而典型的症狀是泡湯後的2到3天,會開始產生紅色丘疹,接著逐漸潰瘍,而關鍵原因在於溫泉中的硫化物所造成的皮膚角質腐蝕。由此可知,要避免硫磺泉皮膚炎,須在泡澡後要立即使用適當的保濕劑。
高珮菡說道,另一個則是是溫泉毛囊炎,相較於硫磺泉皮膚炎並無感染,主要是因為長時間泡溫泉,或是在泡湯中搓洗皮膚,導致皮膚表面的保護功能,遭到綠膿桿菌(消毒不完全的游泳、三溫暖也會有)感染而被破壞,進而使毛囊周圍發紅,形成紅色丘疹甚至膿疱。
對此,高珮菡也告訴大家要如何避免,首先,皮膚一旦出現狀況,像是異位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炎(俗稱: 冬季癢),須等改善之後再泡湯;接著,泡湯時間不宜太長,建議每10到20分鐘休息10分鐘;第三,泡湯時為減少破壞,不搓洗皮膚,最後,泡湯完須以清水沖洗清潔,並立即塗抹保濕劑。她也提醒,若泡湯後出現皮膚紅癢,丘疹,甚至潰瘍,就要立即找皮膚科醫師協助。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1/12/17 14:22